第504章 倾国之战(第2/3页)

可他没想到,孔永安过来见他时,却是一脸喜气,确认书房内外没人之后,便欣喜地对一脸愁容的他说道:“老爷,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孔有德一听,顿时精神一振,连忙追问道。

孔永安凑近他,低声说道:“阿济格领军过来的原因已经打听到了,是朝廷王师在发动发起战事,就按之前的约定,开始转移建虏的注意力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孔有德便露出失望之色,叹口气打断了他的说话道:“这有什么用?建虏注意力有被转移么?都派阿济格过来了,我们怎么办?”

“老爷,别急啊!”孔永安一听,也不在意,继续带着喜悦的表情低声说道,“刚才有最新消息来了,说皇上也领军正在攻打海州了。多尔衮下旨,全国动员兵力,十五岁以上到五十岁以下的所有男丁,都要出征。不但铁岭这边的建虏要走,连阿济格也要领军赶回去。估计盛京的旨意也很快会到王爷这边,会有相关消息的!”

一听这话,孔有德不由得大喜道:“这么大的动静?还真是把建虏的注意力给吸引走了!”

刚说到这里,他忽然又一下呆住了,过了一会,回过神来才紧张地问道:“皇上带了多少人马在攻打海州,会不会有危险?”

“据说是五万多步骑吧!”孔永安听到孔有德的这个问话,顿时,他也担心了,“这个事儿,会不会过头了啊?虽然建虏的注意力转移了,但是建虏全部动员起来,十万兵马肯定是有的。皇上要不要紧?”

“这……”孔有德一听就急了,不由得再也坐不住,站了起来,紧皱着眉头说道,“皇上远征辽东,怎么就不多带点军队呢?要是皇上为了吸引建虏的注意,结果却陷在了这里,我孔有德岂不是成了我们汉人的罪人?”

之前的时候,他是担心大明吸引不走建虏的注意,这边没法逃跑;可是此时,他又反过来担心大明皇帝那边吸引过头,反而有了危险了。

好歹他也是常年带兵打仗出来的,虽然已经见识过明军的精锐,但是,建虏的军队也不差。在本土作战,还是十万对五万,他不觉得明国皇帝的胜算会高。

正在焦急之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叫唤之声:“王爷,王爷,朝廷有旨意到了!”

孔有德听了,便只好放下担心,先去接旨了。

他是铁岭和辽河平原那边来回跑,因此就晚了点接到旨意。

这份旨意,就是孔永安打听到的情况,说阿济格要领兵回去,辽河平原这边,就全部交给孔有德,让孔有德务必做好粮食的秋收诸事,决不能出一点差错!

对此,孔有德在表面上,自然是连连保证。但是,等钦差一走,他就又愁眉苦脸了。

明确了这个情况,反而比以前就更担心了。怎么来接应,这是一个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大明皇帝那边能否安全撤退,这又是一个问题!

想着这些,孔有德愁啊!

不过,对于多尔衮要举国而战的这个事情,崇祯皇帝本人却一点都不急。甚至恰恰相反,他之所以缓攻海州,不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建虏军力过来!

当然,崇祯皇帝倒没想着能一口气打败十万以上的建虏军队,但有窃听系统这个金手指在,要想撤退,却是没有问题的。而建虏如今用举国之兵来战,那就等于把建虏所留存的所有粮草物资,都能在这一战中耗个精光。再加上孔有德那边,把建虏赖以过冬的粮食烧掉,可以说,不用付出大明将士们的鲜血,就能饿死建虏,明年再战,估计建虏都可能不足为虑了。

于是,他传了密旨给卢象升,把情况给他通报了,让他做好防御准备,以防建虏在兵力优势之下,分兵攻打盖州。

至于耀州驿,崇祯皇帝并不留兵,建虏要夺就夺去好了。

另外,崇祯皇帝从多尔衮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处知道,各地建虏动员的大致情况,再从阿济格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处知道他已经领兵马上要到达盛京之后,便放飞了两只信鸽,那是给吴三桂所部的。

做完了这些之后,崇祯皇帝就把目光放到了眼前的海州战事上。

之前的时候,定下的是围三阙一之策,不过海州建虏并没有逃跑,反而因为能联系到鞍山驿堡的建虏知道了援军即将到达的消息,反而士气更为高涨了一些。

最先来援的军队,自然是辽阳的岳托所部,多铎听着信使禀告,不由得大喜道:“好,这一次,定要把明国狗皇帝留在辽东不可!”

说完之后,他立刻对信使说道:“明国狗皇帝如今在海州城下,将近五万的大军,粮食物资所带必然有限,需要后方不断转运。只可惜本王如今兵力不足,无法抄其后路。因此,报于你家主子,让他可先派骑军三千,绕过海州,偷袭耀州驿,夺其粮草,不行的话也要毁掉,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