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流星火雨(第2/2页)

听到这里,卢象升隐隐地,终于明白了城头上为什么会亮出白旗了。

果然,就听到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原本奥斯曼人以为集结重兵能吓住朕,不会攻打奥斯曼。但是,朕一战而定,横扫城外的奥斯曼军队。如今这城内守军已经成为孤城。奥斯曼帝国境内压根就派不出援军来救援。孤城被围,下场就只有一个。这个时候,朕给他一个希望,准许他带兵离去,他必然是会答应的。”

没错,崇祯皇帝派锦衣卫校尉去向城头传旨,就是准许城内守军滚蛋。要是不走的话,那就是死!

要是不明白其中内情,就会对崇祯皇帝这安排成功与否会打一个大大地问号。可要是了解内情,对于城头上守军最终亮出白旗,就可以理解了。

事实上,崇祯皇帝之所以如此有把握,是听到了之前奥斯曼使者穆斯塔法和比特利斯守将的密谈。如果损失这支新组建出来的军队,对于艾哈迈德家族的稳固是有非常重大的打击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向中欧进攻,最终在维也纳战败。当时的首相,也就是这次的穆斯塔法为了推卸责任,处斩了十多个将领。但是,那个时候,奥斯曼帝国并没有像如今明军这么大的威胁在,奥斯曼皇帝也已经长大,因此到了后来,穆斯塔法最终还是难逃被处死的命运。

在这个位面,奥斯曼帝国的内忧外患,穆斯塔法就交代了家族的密令给比特利斯守将,告诉他要是守不住比特利斯的话,就一定要尽量保住他手中的这支精锐军队。

这就是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最后的这一点,崇祯皇帝并没有说给卢象升听,因为之前的理由,就已经差不多了。

而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之所以要放走这支奥斯曼帝国军队,并不是要在各路使者面前装逼。这种事情,他没必要也不屑去做。

而是放走这支奥斯曼帝国军队,就等于是给了奥斯曼权臣艾哈迈德多一根救命稻草,就让他继续对内奉行高压之策。

这么一来,奥斯曼帝国会越来越不得人心,这将会给大明攻占、治理奥斯曼创造出更有利的环境。

崇祯皇帝所要的,是奥斯曼帝国这片土地上的长治久安。只要原奥斯曼帝国越作死,回头大明的统治就越容易。至于要消灭奥斯曼帝国军队,只要他在,他相信不会有任何障碍。

此时,卢象升这边是解释清楚,明白了比特利斯守军为什么亮起了白旗。但是,远处观战的各路使者却不知道内情,看到这一幕,简直是惊呆了。

“什么情况,我没看错吧?比特利斯城内的奥斯曼军队,亮出白旗了?”

“真得,没看错,确实是白旗。你们看,城头上守军都开始集结了,看来真得是要投降了?”

“不会吧,大明皇帝一道旨意,奥斯曼帝国的将领就真得认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曾经的时候,奥斯曼帝国是何等的强大,何等的不可一世!他们的骨气呢?他们作为大国的骄傲呢?”

“真是没想到,大明皇帝的威望,竟然是如此之高!”

“那不是废话么?要不然,我们为什么会聚集在这里?”

“……”

这个时候,各路使者是真得震惊到了。就连庞大的奥斯曼帝国,面对大明皇帝的时候都是如此。那么他们这些小国家,小部族也能有什么选择?

朝贡了粮草,苦是苦了点,可好歹抱住了一条天底下最大的大腿,以后再也不会受人欺负,不会有灭国之险,这简直是太划算了!

心中这么想着,这些使者心中都打定了主意,只要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他们却是不知道,以前朝鲜也是大明的藩属国,南洋也有不少国家是大明的藩属国。最终还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

到了后来,他们发现自己猜得有点错,比特利斯的奥斯曼军队并不是投降,而是获准离去。不过这也没有改变他们的看法,因为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是奥斯曼帝国的城镇,如今却是被明军占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