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回 遭圈禁一疯一痴呆 游御园两人两条心(第3/3页)



  “回皇上,有一年半了。”

  雍正勃然作色:“你们都是干什么的?让他这样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去,先拉他到空房子里关起来,让他败败火!到太医院去找个大夫来,给他瞧瞧,该用什么药就只管用,不要委屈了他!”

  “扎!”那太监躬身回答,可是,等他抬起头来时,雍正却早已大步走了。

  允禵三步并作两步,从后面追了上来。雍正也不言声,带着他直奔了御花园。在园门口,雍正看见,刘铁成和德楞泰他们正带着侍卫们练功夫,便叫过来吩咐道:“德楞泰,你去叫上书房大臣们和廉亲王到养心殿里等候见朕。顺便告诉张五哥,你和他后天随朕出京,今天你传完了旨就回家去准备一下,不要再过来了。铁成,朕要和你十四爷说几句话,你在这里守一下,不要让别人进来打搅。”

  “扎,奴才明白。”

  允禵实在是想不起来,他有多长时间没有进过这御花园了。今日如果不是随着皇上进来,大约他还没有这个福份。园子里,草木葱笼,鲜花盛开,夕阳西下,照得园子里姹紫嫣红,分外好看。可惜的是,园中的两个人似乎都没有心思欣赏,他们都在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允禵看着正在出神的雍正说:“皇上,今日一见,就算别过了。皇上后天南下,我是不是要送走皇上以后再启程呢?”

  雍正没有说话,只是点头作答。

  “皇上,您有没有什么话要吩咐?”

  雍正没有马上回答。却还是怔怔地瞧着眼前的景致。五年前的一天,在为母后祝寿以后,他们哥俩曾经放马出城,促膝谈心。五年后,他们两人中的一个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而另一个却被贬流放,即将出京。一兄一弟,一主一臣,一胜一败,一枯一荣,好像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似的。沉思中,他开口说话了:“十四弟,这里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你心里有什么话,都可以大胆地讲出来。朕削了你的王爵,又把你派到遵化去守灵,你是怎么想的?”

  允禵早就在等着皇上开口了,他并没有惧怕,更用不着回避,张口就说:“皇上,臣知道你是个心细如发的人,也不想和你兜圈子。这件事,臣早就想好了,而且打从平凉回来的那一天,我就日日夜夜地准备着。能有今天的谈话,我就很满意了,真的,我很知恩。”

  雍正感到意外:“哦?你怎么会这样想?”

  允禵看也不看雍正,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皇上一登基,就御笔亲书了《朋党论》,而我在皇上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八爷党’的党羽嘛,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允禵说得十分平静。

  雍正也仍然在笑着:“说呀,怎么不把话说完?朕刚才就说了,今日不管你说什么,都是言者无罪。”

  允禵并没有被皇上这话打动,依然平静地说:“这事情是明摆着的嘛,还用得着多说?逐鹿多年,皇上捷足先登。可‘八爷党’犹存,你不放心,这就要一个个地清理。所以剥夺我的兵权,把我调回京城,再把九哥、十哥发出去,都是在一个环节上的事。你心里想的是要解散这个党,那我又怎么不应该去守陵?临走前,你还没有忘记,带着我去看看大哥和二哥,让我明白,如果我在遵化不老实,就要像他们那样,变成疯子,变成痴呆人,不就是这回子事吗?所以我才说,很知恩。因为‘臣罪当诛’,而皇上又心存慈悲,‘皇恩浩荡’嘛!”

  “好,说得痛快!”雍正笑着夸赞,但他马上就又十分严厉地说,“你刚才说的,正是朕想嘱咐你的话,不过,你说得并不全对。《朋党论》所针对的是汉人的科甲习气,结党乱政,朕要刷新吏治,不挖掉这个毒瘤是不行的。至于你,自认是什么‘八爷党’,朕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允禩,他只要安份守己,朕也不会让他过不去的。但朕也把话说到前边,不管是谁,他想阻拦朕当个好皇帝,那朕就不让他过安生的日子!父子也罢,君臣也罢,兄弟也罢,朕是不会顾及私情的。因为朕既受命于天,就要对得起皇天后上,就要对得起列祖列宗。朕还要告诉你,哪怕老八、老九、老十和你全都在北京,朕想拿掉你们,甚至杀了你们,也是易如翻掌,不费吹灰之力的。所以朕劝你,既然去了遵化,就要在‘遵化’二字上下点功夫。朕只有一句话,你要牢记:人不负天地,天地也不负人;你不负朕,朕也绝不负你!你好自为之吧。”

  “我明白,你不要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