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野战(上)(第2/3页)

这些射击完毕的火铳兵,他们进入阵内后,同样可以弃铳抽刀,作为预备队使用。

最前方那三排火铳兵同样如此。

这块地带的火铳兵长枪兵皆听右哨甲队的队官雷仙宾指挥,而雷仙宾,又听命中军部的号令指挥。

在枪盾兵的后面,又是由右哨乙队与丙队长枪兵组成的战斗队列,他们一队两排,共排成四排,都不持盾,连上两队的队官护卫旗手,共有七十人。右哨丙队的长枪兵排在最后,他们除了准备接战的同时,还有作为预备队使用的考量,这就要看战事如何发展了。

古时排兵布阵,这士兵与士兵之间,行列与行列之间不能排得太密,需要留出一定的间隔距离,各种兵器才能施展,队形才能变化。每个舜乡堡军士占地约一步左右,这样韩朝右哨的三个步队,就组成了一个长二十多米,有九排军士排列的小方阵。

看看圆阵左边的韩仲部与右边的孙三杰部,他们同样如此安排,只不过他们的队列略显狐形,没有韩朝部那么方正。

在韩朝右哨中,有甲、乙、丙、丁四队,除了甲、乙、丙三队布置在这里外,还有丁队,则是调到圆阵的最后方去,随之调去的,还有韩仲左哨部的甲队,孙三杰后哨部的乙队。

清兵贯用中路攻击,两翼及后部突击的战术,特别是他们骑兵在手,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兵力平均布置,也有利于对付他们的攻势。

舜乡堡一哨兵有二百四十九人,每哨兵的一队军士,连同队长,甲长,还有各护卫旗手鼓手算在内,一共有六十人,其中战兵军士五十人,火铳兵与长枪兵各占一半。

昨日之战后,韩仲部与孙三杰部都是不满员,韩仲的左哨部伤亡有四十九人,其中左哨甲队伤亡更严重,此时他的哨中只余两百人。孙三杰的后哨部伤亡二十五人,其中后哨部的乙队伤亡也颇为严重,此时他的哨中只余二百二十四人。

为保持两翼的战力,左哨与后哨只能将自己哨中伤亡最严重的步队抽走,布置到圆阵后面去。如此一来,三队军士,连同军官护卫旗手在内,圆阵后部的战兵人数不足一百六十人,其中火铳兵的数量,更只有五十人。这处圆阵的最外面,只布置了二十个火铳兵,余者三十人同样分布在两角之中。

不过在圆阵内,有王斗的八个护卫,还有近四十个夜不收,他们除了留作总预备队外,还可以作为支援圆阵各方的兵力使用。在这圆阵的后方位置,也是由镇抚迟大成指挥战斗,几个风纪军士护卫在旁。

王斗环顾四周,看周边各哨各队旗帜肃立,将士们都已经准备就位,各人紧握手中的兵器,等着接下来的战斗。

结阵如此之快,这都归功于舜乡堡平时严格的阵列训练,所以让舜乡军从三个不相连的小方阵变成一个圆阵并没有花去多少时间,只在几鼓之间,看清兵还没有进入二百步之内,舜乡军已是变阵完毕。

在圆阵每边的里面,哨官韩朝,韩仲,孙三杰都是带着自己的几个护卫还有旗手鼓手指挥战斗,此时他们脸上也是露出自得的神情,显然是对己方哨队结阵如此之快感到满意,不过王斗还是觉得不满足,其实应该可以更快的。

他总觉得在战斗中,每队中的火铳兵与长枪兵分拆使用很不方便,以后等清兵退后,自己要组建清一色的火铳队与长枪队,每哨各两队,这样作战使用就方便顺手了。

……

王斗眯着眼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此时阳光仍是猛烈,那太阳晒在自己厚实的铁叶上,全身上下有一股说不出的燥热。他估计此时是下午的三点左右,也就是大明的申时初刻。

估计这个下午,要进行一场血雨腥风的战斗,王斗平定心神,下令挥动大旗,立时周边哨队同样的挥旗呼应,军中一片旌旗招展,王斗心中豪情涌起,双方都布置完毕,就看鹿死谁手了。

看清兵仍远,他大喝道:“依阵并坐。”

立时哗的一声,甲叶的碰撞声响,圆阵内,除了王斗与各哨军官旗手站立外,余者人等都是坐立地上,这样可以抬高军官们的视野。而且各军士沉重的甲胄披在身上,也可以让他们节省一些体力,为将要来临的战斗积蓄力量。

太阳晒在干燥的土地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慢慢的,尘土中那些清兵离得更近了,最后他们进入到圆阵的一百多步外。

王斗看得很清楚,第一波逼来的清兵约有两百余人,位于尖刀位置的,就是那领头的数十个马甲死兵,他们个个都是身批双层重甲,手上拿着重盾,由几个分得拨什库及专达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