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初战流寇(上)(第3/3页)

对陈永福来说,他没见识过舜乡军的战斗力,他久居河南之地,与李自成等人打过很多交道,对他部下情况,了解甚多:“河南府诸地流贼号十数万,依本将估算,连贼老营在内,精骑约有四、五千。余者或为步卒,或为裹胁之饥民。”

“那些饥民,不难应对,不过贼竟有精骑两千在汝州,有老营数百,还有胁从之众三万余……”

王斗瞟向陈永福,看他脸上颇有忧虑之色,显是担忧这些农民军在汝州的精锐。

依王斗的估算,目前李自成军最强悍的应该就是他老营中的一千多人。那些人随李自成转战各地,战场拼杀经验约有十年左右,算是职业军人,论起精锐度,应该有清国马甲,巴牙喇兵的武力。

除了这些,便是这几个月新从投降官兵,或是当地马贼,杆子中招收的精骑了,这些算是骁骑。随后又是有马的人,一率称为马军,余者是步卒或是饥民。

对中原官兵来说,李自成的老营,比他们各营的家丁厉害得多,那些“骁骑”,现在战斗力也与普通官兵不相上下,甚至强一些。加上余者的胁从军往往达到几万人,人多势众,怪不得中原官兵往往落败。

看陈永福的神情,显然对这次汝州之援不看好,麾下各将也是人人担忧,没想到汝州流贼竟有三、四万,是官兵的好几倍,这次怕是凶多吉少。

王斗营内各将却不以为意,凶悍的鞑子他们都打过,区区流寇又算什么?

高史银猛地站起来,对陈永福抱了抱拳,然后对王斗高声道:“将军,军情如火,末将愿率麾下军士先行开拔,作为前锋,击溃汝州之贼,援救当地百姓。”

王斗却是沉吟,高史银的风格就是敢打敢拼,他不怀疑其部的战斗力,不过面对擅于奔走伏击的流寇,过于凶猛,却是有利有弊。作为前锋人马,王斗认为温方亮,李光衡,甚至是吴争春与高寻都不错,他们为人谨慎些……

不过高史银再三请求,考虑到他虹的士气与战心,王斗最后还是答应了他的恳请。他交待高史银稳扎稳打,不要过于贪功,路上如遇到流寇,击溃便是,不要追得太猛,以免中了埋伏。

高史银兴奋地答应了。

……

第二天,高史银就领自己的千总开拔,先期往汝州逼去,他近千人都是老军,人人有马。千总部的随军马车,也有供部内军士食用几天的粮草。汝州到郏县不远,王斗的主力大军随后跟上,没什么好担忧的。

温达兴的夜不收队眼下在郏县、汝州,甚至宜阳,登封一带活动,随时可以为高史银的先头部队提供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