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隔河炮战(中)(第2/3页)

他军中的神火飞鸦等大火箭同样露面,如神机箭一样,这些神火飞鸦等火箭架设在高高的战车上,其造型,确实有点象乌鸦。

神机营的到来,让前线的将士更是精神大振,不过看其营中的军士,已经疲惫到极处,符应崇更哭丧着脸向王斗抱怨,为了赶路,营中竟有一些牛马活活累死。

不久,洪承畴与监军张若麒等人急促到达,他们为中军,同时行军时作为后军掩护。

此行洪承畴率领二千余标营,万余蓟镇兵马,还有松山副将夏承德,松山游营参将刘正杰,松山参将樊成功等本地兵马。伴在他大军后的,还有大量的随军民夫,推着一辆一辆的土车,还有大量的渡河辎重。

至于监军王承恩坐镇松山堡,为大军供应粮草辎重,此时在松山堡内,只有守备尚誉第,坐营游击葛朝忠等人。又有辽东巡抚邱民仰,随吴三桂、马科等征战小凌河。

大军初胜,顺利占据女儿河南岸大部,洪承畴等人都觉振奋。

王斗特别注意松山副将夏承德。

历史上松山被围后,夏承德开门内应,将洪承畴绑缚给皇太极,此时他却紧紧伴在洪承畴身后,一副忠肝义胆,喜不自胜的样子,让王斗感慨历史命运的奇妙。

眼下形势对明军有利,西行战略,取得不小的战果。

对岸清兵越集越多,极有可能,他们的主力,会汇集到女儿河北岸。介时双方缠战,吴三桂,马科等人,就可以趁机渡过小凌河,与城内的祖大寿取得联系。

不过也在这时,望杆车上的靖边军眺望手得到情报,似乎对岸有汉军旗的铳兵到达。

众人都往对岸看去,那方连绵不绝的军阵中,隐隐约约,确实出现一些清军的步队旗号,极有可能,就是汉八旗或是朝鲜兵的军队。

各人心中都有一种危机,汉军旗步兵到达了,他们的乌真哈超炮营,依路程估算,最多在午时,就会到达女儿河北岸。

毕竟从锦州城东,一直到达女儿河北岸,大多地势平缓,除了渡过小凌河需要小心外,余者时候,都可以快马加鞭行进,最多累死一些牛马罢了。

而这种大战关头,明清双方,都不会在意这些损失。

攻打黄土岭时,清军犀利的火炮,同样给明军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减少伤亡,最好在他们火炮到达之前,将双子山拔除,然后窥探乳峰山,取得最大的战略优势。

因为毛家沟的敌军逃窜,所以洪承畴的中军大部,就紧急设立这里,靖边军的医疗救治之所,同样设在此处。

靖边军的医士,让各镇将士赞不绝口,洪承畴己在考虑,是否效仿靖边军,在自己标营建立相关体系。

“此次西进,我军己夺先机,只需再夺双子山,作进逼北岸之势,东奴定然集主力与我相峙,此次方略,便可达成。”

指着王斗赠送的沙盘,洪承畴大声激励各将。

张若麒也是豪情大发,在旁哈哈大笑:“东奴不过尔尔,此次之战,只需我师进逼,锦州之围定解!”

王朴奉承他道:“皆是监军与洪督英明,玩弄奴酋于股掌之间,否则哪有我等之功?”

对王朴的奉承,张若麒满意,他抚须赞道:“王将军少年英杰,前程不可限量。”

张若麒这时说话,很有抢占洪承畴台词与风头的迹象,不过洪承畴似乎没有生气,只是不住抚须点头,好象对张若麒的话极为赞许。只有洪承畴身旁的幕僚,如谢四新等,颇有些愤愤不平。

这张若麒到达辽东后,争权夺利,处处想要压倒督师一头,还好表现自己,结果言谈方略往往不知所谓。

只不过张若麒代表兵部尚书陈新甲,王斗等人也向他靠拢,因此张若麒底气十足,真是徒之奈何。

张若麒又发表看法:“眼下北岸之地,忠勇伯占据一处山岭,此为我军优势,然可虑的是,清营火炮很快拉将上来,怕到时山岭不好防守,且对岸奴贼又在数里外挖壕,到时的仗,就不好打……”

王斗轻咳一声,这张若麒并不知兵,还在这里滔滔不绝呱噪。虽然他与其站在同一阵线上,不过方略安排,还是洪承畴这个督师靠谱,张若麒此时指手画脚,有越厨代庖之嫌。

旁边的杨国柱,也是皱了皱眉。

好在王朴机灵,闻听王斗咳嗽,立时明白他的意思,忙笑道:“军情紧急,还请洪督授以方略。”

旁边的符应崇也醒悟过来,连声道:“不错不错,军情紧急,耽搁不得啊。”

洪承畴不动声色,心中却颇有悲凉之意,自己为国尽心,然外有跋扈大将,内有监军夺权,朝中更有掣肘,时事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