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章 通婚书!(第2/2页)

当然,一个寡妇再嫁却能引得张县令拉着林学正一起做媒人,县尊大人更多的意思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仅凭唐成现在的脸面是远远不够的。

张县令想必对自己在通婚书上写的这笔行书甚是满意,收笔之后又细细看了一遍,直到墨迹全干之后,这才吩咐书房外候着的下人去内室取锦盒来。

不一时,那下人捧着一个长约一尺左右的锦盒走了进来,唐成见这四角镶银的盒子做工考究,隐隐还有檀香味儿传来,已知其名贵,眼见着张县令要用它装通婚书,忙出言拦了,能得张县令亲承媒人,手写通婚书已经不易,没得再让人贴补这些东西。

“唐成不必如此,这礼函万万疏忽不得。”林学正现下心情正好,趁着张县令正在封题那檀木盒子的时候,笑着向唐成解释道:“莫小看了这礼函,每个尺寸都是大有讲究的,长一尺二寸,乃是法一年十二月;宽一寸二分,象一日十二个时辰,檀木厚二分,象二仪,盖厚三分,象三才,函内宽八分,象八节。这些尺寸半点都不能错,你要不用这个,一时半空还真找不到合适的。”

林学正说完礼函的讲究后,张县令手中的封题也已做完,顺手将盒子递给了唐成,“玉楠说的对,婚姻乃人道之大伦,实是疏忽不得,说起来这礼函还是为我幼弟准备的,今天正好赶上,你且拿去用就是。毕竟是赵县尉的侄女儿,于这些礼节上莫要轻忽了。”见唐成接了盒子,张县令又笑着补充了一句道:“对了,回家之后莫忘了用五色线把这礼函扎缚好。”

张县令既然提到赵老虎,其潜在的意思已不用多说,唐成也就没再推辞,“多谢县尊大人了。”

“恩。”张县令笑着点了点头,却没说话,侧身间看了林学正一眼。

林学正又怎会不明白张县令的意思?笑着拍了拍唐成的肩膀道:“还是刚才那句话,择日不如撞日,既然你双亲已经同意这门婚事,我看下午便可把这通婚书送往赵家。”

此事好容易得唐张氏两口子答应了,唐成实也不愿再拖,当下便点头答应。他到县衙入职的事儿因有姚主簿那边软顶着,所以一些必备的需要存档的文书就还没做好,当下三人商量着这几天且不急此事,先把眼前送通婚书及订婚期的事情办妥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