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扬州出事了(第2/3页)

见她二人如此,唐成心下也是一动,前些日子在衙门里不顺,他心情自然好不到那儿去,连带着李英纨两人也不轻松,今个儿既然碰上家里的喜事,倒正该带着她们一起去发散发散才好。

唐成想到就做,“这时候若去别处是晚了些,倒是金州八景之首的三潭印月正是当看的时候,我去找夫子请假,你们也去准备吧。”

皆大欢喜,当然除了严老夫子之外,也因是如此,唐成这个假就请的非常辛苦,子曰子曰的灌了一耳朵,最终还是严老夫子看在李英纨面儿上准了他的假。

上车出城,一路直往金州城外的汉江边而去,因惦记着要在丑正时分城门关闭前赶回来,老李驱车就快,马车辚辚声中,车内的唐成正自卖弄上次文会中听来的信息。

山南多山,汉江由上面的京畿道行经这里时地势突然一变,虽然左岸还如同上游一样宽阔平坦,但江面右岸却被石崖高耸的秦岭余脉给紧紧逼住,如此以来右岸的江水就只能向左岸这边冲击,年深日久之下就形成了一个个回水潭。

潜流强劲无比的回水旋儿将左岸的沙泥等物都卷带一空后,就只剩下沙泥下完整的大块儿青石岸基,日积月累之下,随着泥沙被掏空的越来越多,原本大小不一的回水湾就慢慢依着青石的分隔形成了相邻的三个深水潭。

相对于江面正中的激流,这三个在青石分隔环抱中的深水潭显得分外平静,月明风清之夜,站在江边的大尖山上往下看,能清清楚楚看到三个相邻的深潭联排倒影出三轮月亮,以其景色之奇之美被历代金州人称叹不已,当之无愧的被排在了八大景之首。

唐成说的意动,二女听的神往,可惜真等站在江边石崖上后,见到的景象却让人大失所望,只见那本该是印月的三潭之内如今停满了大小不等的船舶,入目处全是桅杆甲板,连个月亮影儿都见不着,更别说三月并影的美景了。

“丧气。”口中虽骂,但面对这景象唐成也着实无能为力,好在二女看重的是跟他一起出游,对赏景倒真没放多少心思。

明月皎皎,江水悠悠,三人手拉着手循着寂静的江岸石滩缓步而行,迎面江风吹拂,虽然没见着三潭印月,但李英纨及兰草也极是高兴,直到个多时辰之后,三人才兴尽而返。

当晚自然是少不得一场大战,也许权利真是男人最好的春药,这一晚唐成生龙活虎,骁勇善战处直让李英纨有些不堪挞伐,最终兰草上来助战,上演了一场双飞好戏。

唐成第二天早上起来只觉神清气爽,到衙之后,司田曹众刀笔均以到齐,就连素日最是拖沓的老梁也比他先到。

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得不防啊!

寒暄过后,诸刀笔吏各归其位,唐成则自去了昨天就收拾好的专属公事房。

上衙没多久,唐成接任司田曹判司的正式文书便由录事参军事陈波亲自送了过来,并当众宣读。

送走陈波,重回公事房的唐成便开始履职,这少不得的程序是要一一找人谈话。

这本是惯例文章,实没什么好说,不过在这次谈话中唐成却捎带着问清楚了三潭印月的事儿。

原来,三潭不仅是景美,其特殊的地理形势也使它成为汉江中段最好的码头之一,因潭水够深,所以那些吃水极重的江船就能靠岸停泊,潭水够静,使上下货物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这里正好处于汉江中段的上游,地势远比下游要高,若从此处放船,甚至都不用张帆,满载货物的江船一日夜间就能直放下游武昌的江夏关,并由此进入长江水道,往来江南各个道州水网都非常便利。

但如今三潭印月作为码头的功能却很少用到,每年也就是这么几天,冯海洲笑着道:“每年这个时候江水最是平稳,是以送盐茶货的船舶会集中上来,平日船来的并不多。大人不需发愁,过了这几日便又能看到三月并影的美景了。”

唐成听到这里时心头猛然一动,身为穿越者,他可是太知道交通便利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了,山南东道及金州之所以贫瘠,不是资源不丰富,实在是因为山大山多,与外界交通太难,既然有这么好的能连接整个江南水网的码头……

及至他再一细听冯海洲的介绍过后,这才明白过来问题的症结不在江上,而是在陆地上。金州跟山南东道其他各州的陆路交通非常艰难,人走已是不易,更别说大宗货物转运了。也是因为有这条局限在,三潭印月这个汉江中游最好的码头就难以发挥作用。

若是能开凿一条更好的陆路,守着三潭印月这个好码头,金州岂非就能一跃成为山南东道联通外界的水上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