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我是财神爷!(第2/3页)

同是一个时代的诗中圣手,李白是知交遍天下。可怜一代诗圣却沦落到流落长安十年不得一官,最后竟至于要“朝扣富儿门,暮逐肥马尘”的靠打秋风为生。

性格决定命运,不是说杜甫的性格不好,他这性格和言行若是放在明清时,必将是士林推崇的对象,可惜他生在唐朝,而且大半生都生活在盛唐,如此以来,其性格就跟时代风气,尤其是极度开放的长安士林风气不符。性格决定命运,杜甫一生不得志,未尝与此没有关系。

唐成明白郑凌意这番话的意思该也就在这里。简而言之,这个时代,至少在以诗歌为主流的文坛,尤其是长安文坛崇尚的是张扬个性,低调是不受喜欢的。而长安文坛对某人的评价则又直接决定了其人能否金榜题名。

“恩,你的意思我明白。”这事儿明白了就成,唐成没再多深说,毕竟现在的他不是处在那个环境,当下转了话题道:“最近两位王府那边儿派来的人可有什么动静儿?”

“安国相王府的张亮,还有镇国公主府的薛东都拿名刺来拜会过,不过都让我打哈哈应付过去了。”郑凌意扬了扬眉,“你上次走的时候不是说,这两人要交你来应对。”

“你做得很好。”大鱼终于露头了,唐成心底一阵儿兴奋,他等了这么些日子,不就为了这个,“桐果成熟的时间越来越近,他们也是没法子再忍了。”

“倒不为这个,关键是前些时候武三思与太子斗得太狠,这两边儿都不愿贸然掺和进来。”

“对,有道理。”唐成哈哈一笑夸赞过郑凌意后,问出了一个他最为关心的问题,“像这等事情,安国相王府会有谁来负责?”

“安国相王爷是个简淡人,不喜欢多操心,再说这事也不值当他出面。相王五子,嫡长子李成器那人不屑于商贾之事,其他几个儿子嘛多是爱好音律,性子跟相王爷很近。要说起来,最有可能的该是最为精明强干的庶三子李隆基。”郑凌意沉思了片刻后,语气异常肯定的道:“对,就是李隆基,我想起来了,这次相王府派来扬州的是张亮,而张亮的哥哥张暐正是李三郎的心腹。”

“是李三郎就好,真是天助我也。”兴奋之下的唐成一把抱起郑凌意后就地转了几个圈子,“万事俱备,是该市舶司表明态度的时候了。”

……

吴玉军的日子全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滋润,见是唐成到了,这厮大老远的就从屋里扑了出来,“阿成,你可算回来了。”

“你的日子可是滋润得很哪。”唐成让了让也没避过吴玉军的手,索性就任他搭在了肩膀上,“怎么还是这副火上墙的样子。”

“好过?孙子才好过!”吴玉军颤动着脸上的肥肉恶狠狠道。

听着说了细故之后,唐成才知道他难过的根子竟然是在郑凌意身上。前些时候交通各路,虽然没把话说明白,但吴玉军含含糊糊放出的话风却是他跟市舶司,尤其是市舶使大人关系匪浅,这起子桐油生意他是能说上话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吴玉军才成了各方结交的对象,要不然就凭他原本的身份,在如今的扬州真是跟个蚂蚁没啥区别,谁会理会他,还更别说刻意交好了?

开始的时候他日子的确过的滋润,但随着距离桐果采摘的时间越来越近,刻意结交他的这些商家们开始着急了。好嘛,你说你跟市舶使的关系不错,现在都这个时候了,好歹也该放句准话了吧。

吴玉军是真想放话呀,但他怎么放,又拿什么放?当初这事儿早就说好的,要等唐成来了之后,由市舶使郑凌意亲自放话。吴玉军一则不敢违背这个提前的约定,再则没有郑凌意的配合,他便是自己私下放话,人微言轻的只怕也没人肯信。

就为了这,左等唐成不来,右等唐成不来的吴玉军实在扛不住压力去找郑凌意,结果竟是连郑凌意的人都没见着过一回,“阿成,那个女人心太狠,她不见那些海商也就罢了,凭嘛连我也不见,我跟那些海商一样?咱好歹也是陪她夜游过的。”吴玉军的郁闷之气隔着八丈远都能清清楚楚的感觉到。

这头儿没拿着准信儿,那头被人催逼,吴玉军的日子过得真是惨不堪言,到最后,他在众人眼里几乎就成了个骗子,尤其是那些没见过唐成的小桐油商们,直是恨不得指着他的鼻子骂。

“周利荣被扬州府衙抓进去之后我的日子才算好过些,那群狗日的没了别的路子,只能到我这儿死马当活马医了,宴请……”吴玉军听唐成提到这个立时就炸了,“那宴请是好去的?都是在逼问消息,我有个球消息!我早就听说了,山南西道来的那些龟儿子放话了,要是今年这铺桐油生意赚不着钱,他们就得把我沉扬州运河里,也算抵了以前请我逛快活楼的花销,听听,唐成你听听,这帮孙子太他妈不硬气了,连这狗球鸡巴账都要翻出来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