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做官,老子要做主官!(第2/3页)

“打死活该,拖去喂狗了才好。”唐张氏释然的骂了一句。

看着唐成给了陈华贵五十贯钱,又经过那一场大哭之后,饱受生活摧残的杏花儿彻底放下了心结,慢慢的脸上也有了笑模样。唐家这个除夕过得就如同她脸上的笑容一样,不张扬火爆,但耐看耐瞅。

这还是穿越来后第一次这么多人一起过年,加之有两个三四岁的孩子闹腾着,唐成家的这个新年过的极是喜庆,好笑的是狗蛋儿不知怎么的就成了他的尾巴,他走那儿就跟到那儿,追着他比唐张氏都亲。

小狗蛋洗干净换上新衣裳之后,看着真是愈发的粉雕玉琢,小孩两三岁又正是最可爱的时候,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往往都惹人发噱,唐成也实是喜欢这个外甥,天天哄着他玩一些后世的游戏,心下彻底放松下来后,后世八零后生人无可消磨的童趣也在这过程中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看着唐成跟孩子一样滚在榻上跟狗蛋儿一起疯玩,唐张氏、李英纨等人初时真是看得瞠目结舌,继而心里就有了别样的心思。

不说婆婆急,李英纨自己也急呀!她实岁都二十九了,换了别人到她这年纪,孩子都得十多岁了,她又怎会不想当娘,尤其是唐成又这么喜欢孩子的,实话说,她每次看着粉扑扑的狗蛋儿时,心里眼里实比谁都热。

由是,灶房高家的每天就又多了一件新差事,做晚饭的时候一并烧上三十颗红豆,那求子咒也被她念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如此以来,这个年下唐成真是夜夜春宵,一晚不拉的奋力投入了造人大业之中。

除夕过完,一家人初一早晨一起去了城外的寺庙,唐成不信这个,只当是出去透透气儿,唐张氏却是虔诚,见佛就拜,见菩萨就磕头,屋里大大小小的人都被她念叨个遍;而李英纨及兰草则是主攻送子观音。

到了初二就是该走年礼的时候了,早晨起来,唐成和李英纨收拾齐整之后便去了孙使君家。

当日唐成升任判司时,李英纨曾来过刺史府,与孙夫人也是见过面的,此时她两人自到内院说话,而唐成则被让到了孙使君的书房。

献茶过后,孙使君手捧着茶盏悠悠问道:“唐成,年前说的事儿你可想定了?”

唐成一愣之后才明白过来,孙使君说的该是让他也想办法走的事情,呷了一口茶水后笑着道:“年下也曾跟父母说过这事儿,他们却是不愿意就走。”

“噢!”孙使君却没想到上次话已说的那么明白之后,唐成还是不愿走。细细将唐成又打量了一遍后,他笑着淡淡声道,“上元节后,我就该启程转任岭南道春州刺史。恩,这是确切消息!距离上元还有十多天,你若是愿随我一起往春州,半年之后我许你个录事参军。”

岭南在唐时开发的并不算好,乃是有名的荒僻地方,虽然同是刺史,但由内陆的山南东道调往岭南,其实还是属于贬谪,不过考虑到孙使君与废太子亲信林白羽的关系,这种程度的贬谪已经算得是很轻了。

看来孙使君终究还是走通了上官昭容的门路。以孙使君的手段,再有这么个门路在,至少两年之内,转调升迁该是早晚的事儿。是以唐成闻言之后脸上倒无戚色,起身拱手为礼道:“恭喜大人小挫成祥。”

“此事也是多仰扬州市舶使郑大人之力,归根结底也就是借了你的力。”言至此处,孙使君竟也站起身来向唐成还了一礼,“怎么样?我刚才的提议你意如何?”

“多谢大人青眼。”唐成的这句谢也确乎是发自真心,“只是父母在,不远游,属下还是想暂留金州。”

“不是父母在就不能远游,而是要游必有方,做人不可太拘泥。”见唐成并不为所动,孙使君自失的笑了笑,也就没再劝,“罢了,人各有志!既然你执意要留金州,便需切记一点,以后州衙之内的事物务需谨慎为先,若事已到了万不可为的地步,来寻我便是。不拘本官在何方任职,衙下总还有你的位置。”

“恩。”唐成点了点头。

“当日你与马别驾在文会上的纠葛我也听说了。”小呷了一口茶水后,孙使君将茶盏放到一边几上,正色对唐成道:“若按你在文会中显露的才华来看,科举实是大有可为。以后在州衙里既做不了多少事,不妨就把心思多转到这上面来,唐成,你需切记一点,没有功名就做不得主官,而做不得主官,那这官儿做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自打结识孙使君以来,这还是唐成第一次见他把话说得如此直白。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迎着唐成的目光,孙使君又露出了一个很江南的笑容,“不管是为施展胸襟抱负,还是仅以仕宦谋生,做不得主官就得时时被人捏着,被人捏着的感觉不好受啊!你此时委身州衙,多听听,多看看积累些经历固然是不错,却万不可沉迷于此。公事平平而过也就是了,多花些心思在科举课业上,异日一朝金榜题名,再请郑大人居中往吏部活动活动,放一任县令出来,即便是荒僻些的小县也无妨,唯有主政一方才是尔之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