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观察人事不通,唐成毛遂自荐(第3/3页)

唐成闻言笑笑,没直接回答,“经金州的路线太短,属下估摸着实不足以表达姚使君对陛下的报效之心;反之若是经由本州的路程更长些,使君大人自能奋发而为,纵然困难再多,必也能克艰克难。”

“路线若是改由金州往房州,不仅道路更为崎岖,还要多修出近百里路程,这近百里路程又该耗费多少钱粮?占用多少徭役额度?陛下敕修此路正是为方便百姓,如此本官岂非辜负圣恩,此法不可取。”于东军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唐成,你且说说,金州下辖竹山县三官地方的地势及田亩如何?”

极品哪!合着在于东军心里除了路就没别的,唐成这番话算是白说了。

三官是个地名儿,就是于东军嘱意要擦着金州的那三十里地,也正是姚使君玩推手的地方,这个问题太过于敏感,唐成沉吟了一会儿后才道:“三官地方有四千五百二十七亩田地,其中水田不到三百亩,其余均是坡地,因此地山大林密,是以这些坡地都是高坡地,瘠薄得很。不过这地方官地数量倒是不少,有两千一百七十六亩,约为半数。”

“都是高坡地!”于东军放下茶盏重又到了地图前,“此地民风如何?”

“那地方山大林子也大,山民多是半田半猎,民风极其彪悍。”唐成回答的毫不犹豫,“大人若想从此地修路的话,一来征调民壮不易,二来费时费工必多。”

“来人哪。”随着于东军一声喊,外边儿进来个身穿皮甲的轻健小校,“你即刻出发,前往竹山县三官地方看看地形地势,另将竹山主簿传来见我。”

小校去后,于东军又埋首到了山川地理上。

话说到这里,唐成本该告辞。但他想说的话还没说,因也就没走,自端着茶盏也到了书案旁,却见于东军着落在山川地理图上的眼神与手指已悄然向旁边滑去。

看来他是有心要调整线路了,见到这一幕,唐成心里咯噔一跳,他这心里早就想好的话再不说可就没机会了。

“大人,属下还有些关于修路的思量想要说说。”

许是唐成话里的修路两字合了于东军的心思,他倒没有什么不耐,“恩,你说。”

“本道山大树多,自古以来交通各方都极是不便,这种情形不仅是房州,几乎是各州均是如此。地方虽有心改善现状,但一则地方贫瘠难以承当如此浩大工程的花销,再则也无统一管理,即便地方能排除万难修些路出来,也多是各自为政,修的都是州内道路。以至于偌大一个山南东道,竟无一条象样的通衢官道。”

“山南毗邻剑南道,本使此次一路西来,看这道路竟是比之蜀道也好不到那儿去。”于东军闻言点了点头后,随即又无奈地摇了摇头,“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如之奈何?此番这条靡费甚巨的房州之路能修成已是陛下天恩,其它州……难!”

“这倒不需都像房州一样从道城修路过来,属下的意思是借着这次朝廷大修此路的机会,使比邻各州各修一条连接房州的大路,如此以来,便能形成一条路网,将道城、房州及比邻各州连接一处,虽无官道之名而实有其实了。”

“此事本使也曾想过。”于东军闻言再次将唐成细细的打量了一遍,眼神儿中又多了几分赞许之色,“但这事说来容易做来却难,此次朝廷下拨的钱粮及徭役额度用之房州尚有不足,本道各州又自贫瘠,却拿什么来修这路网?没有钱粮,又没有记功,修路又是个艰难无比的差事,就譬如这金州,姚荣富可愿承担此事?”

言至此处,于东军摇了摇头,“本使虽有此心,然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则房州之路未修好之前,实也无此精力与地方州府虚耗此事,是以也只能是想想罢了,路网……好说法啊,只能留待以后了。”说到路网时,于东军双眼神采奕奕,但最终却只能归为一声浩叹。

“大人倒不需担心这些,这条连接房州的道路金州自己就可以修。”

“此话当真?”

“当真。”唐成的眼神坚定的迎上了于东军。

“没有钱粮拨付?没有徭役额度?”

“大人若真是没有,也便罢了。”

“哦!”于东军紧盯着唐成的眼睛,“谁来修?”

“若是大人肯就此修路之事发令州衙,姚使君又信得过的话。”唐成长吐出一口气,肃容间一字一顿道:“属下愿做这毛遂自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