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幻觉,肯定是幻觉,她怎么可能向我撒娇?(第2/3页)

要说时间赶的也真是个巧,堪堪等韦璿松泛松泛的活动完筋骨,前时被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长随回来了。

也不知真是累的,还是为了表现自己办差勤力,总之那长随说话时呼哧呼哧喘的甚是带劲儿,“小的先去了挂布幔的酒肆,门头上果然是用锁子锁着的。小的见状,转身马不停蹄的就去了京兆衙门……”

长随刚说到这里,韦璿没好气的一脚就踹了过去,“啰嗦,老子管你去那儿,说,七织是谁给弄到京城里来的?”

吃了一脚后,长随果然不敢再卖乖,老老实实道:“安国相王府有一位典军叫张湋,他的胞弟张亮也是在王府当差的,近日新起了一个园子,七织就是张亮从扬州快活楼弄来镇园子的。”

“安国相王府?”听长随嘴里说出这个,二韦兄弟对视了一眼后,一反刚才的轻松随意,脸色开始郑重起来,“亲王府典军不过是五品官儿,不大不小的,不过倒是能在王爷面前说上话的。娘的,这事饶上相王府倒有些棘手了。”

韦播闻言点了点头,漫长安人都知道相王爷生性恬淡,二韦自然也知道。与此同时,二韦更知道这位安国相王爷虽然性子恬淡,但却着实不是个好得罪的。如今随着李氏王族里上一辈死得死,老的老,皇帝出身同时也是当今天子胞弟的相王爷就成了皇族里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二韦兄弟能不在乎别人,实在不能不在乎他。更别说韦后及三叔也都一再交代过的,这段日子惹谁都不能惹两个人,这两个人里除了镇国太平公主外,另一个就是眼前的安国相王爷。

张氏兄弟虽然算不得什么,但他们毕竟都是相王府的人,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越是地位尊贵的人越是折不得面子,这个敏感时候……

梁盼盼久居京城,自然知道安国相王这四个字的份量,眼见二韦兄弟脸色凝重,心中一紧的她不曾说话,双眼一转之间已是盈盈欲泣。

花魁就是花魁,这一梨花带雨起来,看得人当真是我见犹怜,此时恰是韦播对梁盼盼正上心的时候,那儿看得了这个,“老七,派人下帖子召那个张亮过来见见就是,七织的事情未必就是相王的意思,张家兄弟打着安国王府的旗号居中弄事也大有可能;若真是出自相王爷的授意,就这么大个事儿,你我兄弟出面求个情,依相王爷素来不喜多事的性子,还能不准?”

见韦播看向梁盼盼时满眼的溺爱,韦播心底无奈地摇了摇头,现如今朝廷大势如此,身为后族的韦家和皇族的李家虽然面儿上还过得去,但私底下到底怎么回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韦播说的这个他早就想到了,只因不愿向安国相王低头所以才故意显得如此为难,本就是做好准备借着这个借口避过这件事去,谁料五哥却把话给挑明了。

韦播说完,韦璿猛然一拍脑袋哈哈笑道:“五哥就是五哥,虑事比弟弟我周全多了,就这么办,小嫂子,这回你该彻底放心了吧。”

哈哈笑说之后,不待韦播发话,韦璿已先自迭声吩咐着“杀才”的长随赶紧按着五爷说的去办。

……

雅正园,也即是李隆基授意开办的这么个地处已经整修完毕,静等着明天的正式开业。整个园子从装设布置到设定的营运制度几乎跟大雅至正园一模一样,甚至就连名字基本上都是直接翻版简化过来的。

按李隆基的意思,他根本就没指着这个园子赚钱,只要不亏本就成,他对这个园子更大的期望在于传播口碑和发现人才。唐朝是以诗赋作为衡量人才的取士标准,礼部的那一套大雅至正园也能做到。

七织与她在扬州快活楼时一样,享受的是不逊于花魁梁盼盼的单人独层待遇,此时,唐成就随意坐在七织房中厚厚的波斯地毯上,斜靠着矮几翻阅手中的诗册。

对于唐时的歌伎而言,诗册就类似于后世的歌词本,她们所唱的歌诗就是从这里面选出来的,唐成手中的这本诗册就是张亮花费偌大心思攒起来的,里面一水儿的都是长安城里有名头诗人的新诗,册页最前面的赫然就是贺知章及张春江。

“贺季真虽年逾五旬,依然能如此童真旷达,真是个奇人哪,不过他这诗未必就合你的嗓子;至于张春江,《春江花月夜》一出,再看他新作怎么都感觉着不如……”随手翻,随口品评了几首后,唐成抬头看了看正在琢磨着挑牌子时该穿什么衣裳的七织道:“你是个什么主意?”

“那些我都不用。”七织闻言后从眼前一排五彩斑斓的衣裙上收回目光,“我用这个里面的。”口中说着,她已自随身从扬州带来的百宝箱最底层中取出了一本薄薄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