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好处嘛不仅有,而且很大(第2/3页)

“好说好说。”唐成闻言嘿嘿一笑,“龙门县够意思,那贵军总不能忍心亏了本县吧?”

就此一句,贾子兴拍在唐成肩膀上的手“唰”的一下收了回去,脸上的开怀大笑也没了,两眼警惕的瞅着唐成,“唐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说实话这也不怪贾子兴反应过度,实在是经过上次白阳镇的谈判之后,唐成不肯吃亏的印象在他心里烙印太深,是以一听见这样的话头就由不得的犯紧张。

“天成军那么多家属要来,地又要给的大给的好,偏偏这边军家属还是不纳田赋的,这也就是说龙门县衙给贵军做了好事,但衙门里却一点好处都得不着,这……也实在是说不过去吧。”

一看到唐成开始满脸笑的说起绕弯子话,贾子兴眼神中的警惕之色就更浓了,“有话直说。”

“取十抽一。”唐成笑眯眯的看着贾子兴,“本县可以给天成军家属多划地,但贵军每修成梯田十亩县衙将抽其中一亩入官田,抽那一亩由县衙做主,不足十亩者亦以十亩计算。得十才抽一,都尉大人,本衙这要求不过份吧?”

“那就是说修十一亩梯田,你衙门就要抽两亩走?”

“为什么要修十一亩?贵军既然觉得不划算那就修够整数,你修二十亩本衙也是只抽两亩嘛。”

取十抽一虽说不算轻,但天成军家属修起来的毕竟是不缴田赋的地,这样算起来唐成这个要求倒也算不得过分,再则贾子兴也是久任都尉的五品将领,见识上也知道合作双方若要长久,终归都得有些好处才成,他天成军虽不归属龙门县管辖,但军队家属却是在龙门地面上由人管着,现在扣得太狠的话以后受罪的还是天成军自己。想清楚这些后,贾子兴也没再提什么十五抽一的话,瞅着唐成肃容正色道:“一言为定。”

跟肃容的贾子兴比起来,唐成笑得很舒心,“一言为定!”

军中出身的贾子兴是个急脾气,看过梯田也与唐成达成交易之后就不愿再多做停留,拱拱手后便带着护兵告辞而去。唐成正准备找那些农人木匠过来说话时,蓦然便听身后不远处一个声音笑着道:“一举数得,唐县令好算计,恭喜恭喜。”

“杨宾客什么时候来的?”唐成转过身看到的正是一脸含笑的杨缴,此人原是李重俊身边的亲信,任官太子宾客,是以有此称呼,“若无杨宾客短短时日内修成这些梯田使贾都尉眼见为实,本县什么想法也得落空。”

“杨某乃是再世为人的远流罪臣,宾客二字再莫提起。”任迈步走来的杨缴说着这句话时是如何刻意的云淡风轻,但眉宇间那一抹失意不甘却是瞒不了人,“说来某还没谢过明府的赠药之情。”

言至此处,已经走近的杨缴侧头看着唐成,话里颇带着几分好奇道:“明府赠药全村,别的家户收了也没什么,倒是那孔珪也不曾拒绝实在让人诧异,却不知明府使得什么好手段?”

闻言,唐成一笑,也没细说什么的摆了摆手,“些少微薄之物何足挂齿,先生太客气了。”

见唐成不说,以杨缴的聪明也就没再追着问,扭过头来看着身前的梯田道:“明府行事果然是出人意表,这梯田修起来也不过就是花些钱粮多雇些人手罢了,倒是能想到这等匪夷所思的对坡地改良之法实属难得,此法一出受益的不仅是龙门县,若得户部推行天下必将惠及万千百姓。农耕之事乃国之根本,只此一桩唐明府已是有大功于朝廷及天下。”

“朝廷的事自有朝廷里的大人们操心,对我来说,只要龙门县能受益就够了。”

“噢!”听见这话,杨缴扭过头来又看了唐成一眼。这时代的读书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管真当官儿之后能不能做的到,但至少在心理上还是习惯以有功天下为施政最高目标的,在一个进士出身的县令口中听到这样只扫门前雪的话实在少见,更别说唐成还这么年轻,正该是心怀远大的时候。

见杨缴如此,唐成回看了他一眼后有意无意道:“心怀高远是不错,但万丈高楼总得实实在在从第一层盖起,于其花费太多心思凭空想象登上高楼后的畅然美景,倒不如低下头安心从第一层开始盖楼,等干的累了再抬头时也许人就已经站在高楼顶上了。”

听唐成说完,杨缴沉默着静静想了一会儿后展颜笑道:“说得好,此言某定不会忘。”

杨缴身为贬官逐臣,又岂会没有重回长安皇城之思?只不过像这种事情要没有合适契机推动的话就是想的再多也没用,但要想找到合适的契机,在远力已不可借的情况下就得踏踏实实从身边去做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