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狂飙突进与即将到来的辞别!(第3/3页)

七织的事情唐成既没想瞒人也根本瞒不住,这时代讲究个娶妻以德,纳妾以色,身为朝廷官员收纳花魁也实在不新鲜,是以杨缴才会如此言语无忌的将之拿来开玩笑。

“她?她如今比我都忙!刚收了个徒弟不说,教坊司现在事情也多的没边儿,生意好要求的新歌舞就多,还想着要在外边单辟楼阁,从选址到里边的收拾布置,那冯三娘浑是个没主意的,样样都得指着她,那儿还有时间陪我说话。”说着说着唐成一声笑叹,“这就叫做茧自缚,要早知道现在是这么个样子,当初就该给阿史德支等人交代一声别那么急着通知各地商贾有关大市场的事情,这样的话现在就能轻松多了。”

“这个也怪不得大人,谁能想到这些九姓胡的路子这么野,居然能招引来如此之多的商贾?”

“商贾重利,这大市场可是他们一手承建起来的,为了钱还有不卖力拼命的?”唐成笑着回了一句,丝毫没提当初那个大市场盈利四家均分的协议。

按照当初的协定,龙门县衙提供土地,九姓胡商负责出钱粮建造大市场,建成之后的盈利由他两家与龙门奚及天成军四家均分,说是四家,其实除了九姓胡那边的出资人是六胡商同等参与之外,这边三家就只有唐成、图也卓及天成军都尉三人而已。

唐成据手中掌握的权利提供土地及经营安全性保证;图也卓负责北地稳定货源及将市场上的南货北输;天成军都尉则负责往来交易商贾的通关便利,并以手中掌握的八千把军刀为这个富得流油的大市场提供更大意义上的安全保证,毕竟北地胡族还有着寇边的习惯。

四方分工合作共同维持大市场的正常运作,并相应均分利益。这份收益再加上接手牛祖德那笔生意带来的三成利润——这个生意早在年初就已经开始运作,因为不存在找买家谈价格的问题,也为避人耳目,是以其交易过程根本就没经过大市场。这两造里的收益加在一起的话,如今唐成私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都毫不过份。

所谓情不同则理同,不管是后世还是这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总归是资本与权力的结合才能产生出最大的效益,这样的生意才是真正的大生意。

“这样也好,那些九姓胡们越是忙,衙门里的税赋也就收的越多。”杨缴嘿嘿一笑道:“衙门里像去年那样四处漏风的苦日子某是过够了!”

说到这里,两人对视之间皆都莞尔而笑。

这番随意的说笑让杨缴轻松了不少,“明府,衙门里人又不够用了,尤其是那个大市场实在太耗人力,还得再招募啊!此外就是这些日子里城中申请扩建房屋的百姓越来越多,这事儿也得明府你定个章程才行。”

“该招就招。”唐成知道杨缴在担心什么,不等他说出来已先自道:“吏部虽对各级衙门中吏员公差的人数有严格定规,但本衙也没指着用他的钱粮来养人,既然是自己花钱倒尽可变通些。只是这次再招募的话要留心尽量多招些九姓胡出身的进来,以后跟族人打交道的事情就让他们去办,如此也可避免少生出些事端。”

“嗯。”杨缴闻言点了点头,“那城中百姓申请扩建房屋之事?”

“不行,这个口子一个都不能开。”唐成斩钉截铁道:“县城就这么大,总不能把城墙推了吧!城中现余不多的土地必须牢牢掌控在衙门手中,也好为将来扩建县学等事未雨绸缪。城中百姓要建房可以,但必须在郊外,而且必须得建在县衙指定的范围内,再不能东一间西一院儿的不成个样子了,此事还得把司田曹的人叫来好生议议。”

见唐成想的长远,说的也周到,心中烦心事了结之后的杨缴这才想起要问唐成的来意。

“两天前我把流管村里的诸位都请到县城了,这两日他们正在四处走走看看,因是知道先生你忙也就没来请你去作陪,今晚某做东宴请他们,先生也去凑凑热闹吧。”唐成说着便拉起杨缴向外面走去。

杨缴闻言一愣,跟着唐成走出几步后这才反应过来问道:“明府此举何意?”

唐成站定脚步双眼看着杨缴惆怅的一叹,“若某所料不差的话,先生等即将回返长安朝堂,自此龙离浅滩,虎跃平阳,可喜可贺啊!”

“什么?”闻听此言,不敢相信的杨缴呆在那里看着唐成,一时恍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