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九九归一 第六八六章 大决战(下)(第3/3页)

楚军拍杆发出的唯一一波攻击,便将二十余艘秦国战舰击毁击沉。若是让他们反复拍打,镇南水军真地没得玩了。

当两军主力舰队终于碰撞在一起,终于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刻。感谢火龙出水,至少压制住了楚军七成的滚石檑木,滚油火箭,让秦军将士能用不太惨重的代价。去换取登上敌舰的机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被伯赏元帅认为,一定可以带领镇南军击败诸烈的杨文宇。这位生性冷静的卓越将领,很清楚镇南军地战船太小,在楚军巨舰前就像些大型玩具……想想吧!如果士兵们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只能仰视敌船,打起仗来要吃多少亏?

而且楚军还有数量庞大的辅助舰队,前面虎后面狼。退却是不可能了,这局面足以让一般的将领打起白旗、束手就擒。

然而杨文宇不是一般人儿,他在看似无解的局面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他认为楚军船只虽然大,但机动性不好,利用自己船只的灵活性。是有条件贴上去、爬上去,一艘艘的摧毁甚至是占领它!

这并非什么匹夫之勇,他仔细分析了敌方船只地弱点,命令五艘战舰为一小队,带上火龙出水、高射床弩和一切可以打到船上去的武器,在靠近敌船后,用最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军,再攀上敌船,与敌人作短兵相接!

……

楚军果然大为慌乱,万料不到秦军竟敢主动发起进攻。多少年的水战生涯让他们将‘巨舰勿攀’视为了金科玉律。因为那样会被居高临下的敌人揍得很惨。

但此时此刻,镇南水军的中央舰队已经分成了五十多支小分队。从不同角度围攻他地巨灵神舰!秦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楚军,任何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现在秦军有了‘火龙出水’等一系列强大的单兵远程武器,就可以将高度上的劣势减小到最少!

被秦军战舰死死围住,笨重的巨灵神舰哪里也去不了,再加上船体太大,可供攀爬的地方太多,面对着从四面八方蚁附而上的秦军士兵,舰上的楚军按下葫芦起来瓢,打退前面的攻击,侧面又爬上来了,打退侧面的进攻,后面又爬上来了……可谓是顾头不顾腚啊!

秦军很快攀上了其中几条巨舰,与舰上地士兵展开了激烈地厮杀。

寻到空隙之后,杨文宇亲自率领八艘战舰包围了楚军的旗舰,在密集火力地掩护下,一千精锐秦军背负着兵刃,手脚并用往船上爬去。然而楚军的旗舰战力超卓,上面的兵卒皆是身经百战、悍不畏死之辈,冒着矢石将一桶桶牛油羊油贴着船舷倒下去,原本可以抓住的地方顿时滑不留手,秦军士兵噼里啪啦落到了水下。

齐军又将牛羊油扔到秦军舰船上,使其甲板打滑,士兵脚底不稳,射击的精度大大减低,对船上的威胁也小了很多。

杨文宇又组织几次进攻,反而被缓过劲儿来的楚军射手击退。见进攻严重受阻,他立刻放弃了俘虏敌军旗舰打算,命令士兵将一罐罐火油桐油用抛绳扔到楚军旗舰上,准备将其焚毁了事。

湖面上杀声震天,烟雾浓浓。肉搏战愈打愈烈,到处飘满了木短、断桨、大量的死尸和落水的伤兵,炽热的空气中充满了消炎和血腥气味,碧绿的洞庭湖水已经变成了可怖的黑红色。

我们不禁要问,向来应变迅速的楚军舰队,怎么这次的反应如此迟钝?因为他们的上柱国大将军已经伤重昏迷了。其实在一开战时,诸烈便从高处落下,伤了内腑、折了臂膀大腿,为了稳定军心,他让人把自己扶起来,再把佩剑当拐棍拄着,勉强站住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里到外的疼痛感让他几欲昏迷,但强大的意志力告诉他,现在是国运攸关的时刻,一定要保持清醒。上柱国大将军就这样半昏迷半清醒,一会昏迷一会儿情形的勉强指挥战斗。

方才秦军靠上来那会儿,就正赶上上柱国昏迷,等他再一次醒过来,秦军已经爬上七八艘巨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