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3/7页)

李莲英打一个哈欠:“既然这样,就由王爷做主好了,只要不让老佛爷烦心,不让她出银子,怎么都行!”庆亲王点头:“只是还要烦劳公公启奏老佛爷,让军机处代皇上拟旨,把这个孙茂才弄来京里任刑部郎中,主管乔致庸一案!”

李莲英起身告辞,想了想又有点不放心道:“哎,你说,这个孙茂才曾经和乔家闹翻,他会不会趁机对乔致庸来个公报私仇,置他于死地,把事情闹得更大?”庆亲王大笑起来:“他若是那样,朝廷是有王法的,他治死了乔致庸,他的好日子也就过到头了,与我们有何干系!公公,找一个这样的人来做事,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有退路的。”

李莲英回过神来:“妙,兵法上有这一计,叫做借刀杀人!那孙茂才处理得好当然不错,万一弄砸了,那时朝廷上下,包括民间,就不会有太多议论了!”庆亲王点头笑着,恭敬地将李莲英送了出去。

3

茂才毕竟是茂才,太后为什么要点他到京城来主审致庸的案子,他心里十分明白,他尤其明白自己有可能在替太后杀了致庸之后再被太后杀掉,以搪塞朝廷和民间的非议。但茂才不会让太后这么做,第一,他要把自己的小命保住,为此他发觉不能杀掉致庸,虽然太后希望他这么做;第二,他也不能轻易放过致庸和乔家。多年以来,虽然远离乔家,但他一直没有忘记通过各种渠道打探乔家的生意状况,他深信民间的一句谚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的一生是从被致庸令人从乔家大院大门里扔出来为转折点的,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给自己定下了人生的最大目标:等待时机,以自己能够使用的最阴毒的手段羞辱乔家,报复乔家,而且,一旦有了机会,仍然要在搞垮乔家后霸占乔家的产业。

想虽然这么想,但是到底怎么做,茂才进京时却没有什么成形的主意。他没有想到,这件事在第二天的下午,一个久在刑部衙门、不显山不露水的下等属吏就帮他想出了主意。这个主意是:试图自己或派人说服乔致庸自己下台阶,不再向朝廷要银子,以此保住乔致庸的命也保住自己的命,那在乔致庸是不可能的;同样,试图说服太后老佛爷不杀乔致庸,将二百五十万两银子如数付给他,从而平息这场轰动朝野的官司,那在太后也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如此,这位喝多了酒的老吏也还是帮茂才找到了活命之路。“老爷,这其实也好办。只要乔致庸不死,您就不会死。”那老吏道。“可是他不死,我怎么了结这个案子呢?”“这更好办了,”那老吏道:“我的大人,难道真要乔致庸服了软,大人才知道怎样回太后的话吗?”茂才愣了半晌,一拍脑门道:“明白了!哎呀我怎么这么笨!你的意思是说,不管乔致庸服软不服软,太后要的都是一样的回话。天哪,这案子还没审,已经结了!”那老吏也高兴道:“大人真是聪明,将来必定还会官升三级!”

茂才跟着就得意起来,到京后的烦闷一扫而光。“这么说案子就好办了。只要本官对太后回了话,说乔致庸服了软,认了罪,不要那二百五十万两银子了,太后也就再没了话说。我的差事也就交了。”“大人,事情还没有完。虽然您不能帮太后杀乔致庸,但这个乔致庸,您还是不能让他活下去。”“你这又是什么意思?”茂才听得一头雾水。“大人,这件事还不好办吗?乔致庸要是自己死了,天下人还会认为是大人您杀死的吗?”那老吏已经喝醉了,奸笑一声道,“何况乔家是大商家,油水总还是能挤出一点吧!”茂才怔了许久,心里浮出了一线恶意,笑道:“你说得都好,可我不能照你说的去办。告诉你,乔家这会儿已经没油水了!乔家要是还有油水,乔致庸还至于自个儿头顶着状子向朝廷要银子吗?你们这些人,不要再从这里头打发财的主意!”这老吏的酒一下就醒了,变色道:“是,大人!小人喝多了,小人退下。”

室内只剩下茂才一个人的时候,茂才捻须,冷笑自语:“太后,庆王爷,你们也够阴的,想抓一个孙茂才替你们背黑锅,我才不干呢,我有对付你们的办法了;乔致庸,这回我明里不让你死,暗里却不会放过你,你就看孙茂才当官多年后的手段吧!”

第二天,知道了消息的曹掌柜、潘为严、马荀、高瑞就一起来到了茂才的官衙,在他面前长跪不起。曹掌柜道:“虽然当初东家对孙大人多有不敬,但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大家还求大人看在过去有过的交情,看在我们几个人的面上,救东家一命!不然我们就跪死在这里!”茂才撮着牙花子道:“这……不好办哪!”高瑞道:“孙先生,不,孙大人,您是主审官,难道您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茂才哼了一声:“要说让他活命,也不是一点法子没有,但是你们说,我现在还值得为乔致庸徇私枉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