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成局 离间(第2/4页)

本来是准备拉开了大打,可这局面却突然间变成了这样,参将陈六把那个提前开炮的炮兵叫到跟前,张嘴想骂,却不知道该骂他什么,无奈的挥挥手,又给他赶回阵列之中。

在颍上城内的头目们都知道外面的官兵有将军炮,颍上这样的小城,如果用将军炮轰,打开城墙都不是问题,却用内外修筑了两道围墙的方法来围困,这实在是诡异之极,事情到这个地步,任谁都要觉得有些不对劲。

但觉得不对劲是一回事,城内的这些人被围的死死,一个人也跑不出去,即便是想要送信出去,也没有办法。

差点溃散的老回回和改世王两营,差不多到天黑的时候才重新聚拢起来,选择扎营的地点距离淮杨军的阵地可是足够的远,生怕再被那火炮轰到。

十二磅炮对胶州营的炮兵来说,也是新东西,使用的时候,有很多的参数捉摸不透,要摸索着来,射程倒是差不多了,可炮弹落地的跳弹能有多远,还是个很粗略的数字,今天杀伤革左五营几十人的炮弹,就是十二磅炮落地之后跳弹。

革左五营的这两个营可不能走,他们要是一走,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的部队肯定不会过来,那这么折腾的意义何在。

结果马守应这边举棋不定,战战兢兢的在营内据守,陈六这边没有任何的动静,根本不动作。

第二天则是把步兵方队直接从工事之中拉了出去,在工事前面列阵,本来革左五营头疼的就是工事和后面的火器,看见官兵从工事中出来列阵约战,自然是求之不得,但经过昨天的经历之后。

革左五营上上下下的,都觉得要是这么硬冲,这官兵肯定有古怪……

参将陈六和属下的各级军官商议,从对方的表现来判断,现在革左五营是内不敢突围,外不敢进攻,这么僵持下去,不出三天,对方肯定要跑。

合计了半夜之后,陈六这边做了一个决定,天没有亮,就有骑着快马的信使从这边出发,沿着河对岸朝颖水上游赶去。

淮杨军副手高科的营地距离老回回、改世王的大营不到三十里,第二天下午,马守应和蔺养成经过一夜的商议后,也是拿定了主意,再等一天,如果再也没有什么转机的话,直接拔营北上去投河南的闯王。

去闯营地位低些就低些,总比血本无归,孤身去投奔闯王好些,可耽误了这一天,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上游的高科接到了陈六的命令,在上游的五个营在中午时分直接是离开了营地,带着干粮沿着河南下。

革左五营留下牵制的部队,想要上前阻截,但这等流民的非主力部队根本无法和胶州营的部队正面抗衡,两万人一接战并没有支撑多久,直接就是被这五个营的官兵击溃,丝毫没有阻挡的作用。

第三天,老回回和改世王两营想要拔营北上的时候,却发现离开这里的必经之路上,已经是有官兵的五个营堵在那里。

现在革左五营能去的地方只有西面,但往西走是大别山区,目前这种状态的部队,进山的话要溃散大半,山里面根本没有什么吃的能供养这么规模的流民大军。

他们也能看到官兵这五个营是轻装而来,没有火炮这样的重武器,马守应和蔺养成这次舍得下本钱了,在这个方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马猛攻,寄希望于打开个缺口,这次的战斗很是激烈。

优势兵力的流民士兵,弓箭和火铳射击都被胶州营的火铳挡在了射程之外,但橹车和小炮之类的毕竟能够发挥作用。

但这次的五个营并没有守,而是主动的进攻,只是每个营都是陷入了革左五营优势兵力的重重围困之中。

淮杨军的副将高科在混战之中,斧枪的柄都已经是折断,五个营的部队在将近二十倍于他们的敌人面前,顽强的顶住了。

革左五营这两营不敢忽略这五千人的部队直接过去,这五个营就好像个锥子一般,狠狠的刺进了他们的血肉之中。

距离那误发一炮的三天后,在颍上城下的淮杨军撤出了长围,通过水路转到了和高科率领的五个营同一阵线上去。

淮杨军参将陈六见到高科的时候,这五个营的损失已经可以用惨重来形容,革左五营的主力部队却没有北上分毫,淮杨军回师,革左五营组织的第二次进攻,不出意料的头破血流。

这时候,马守应和蔺养成终于是意识到在他们面前的到底是一支怎样的强军,尽管官兵此时也不过一万五千人,己方十倍于敌,但却无法有丝毫寸进,对方如果压过来,恐怕己方还打不过。

可取得了优势这支官兵,又是修筑工事,居然又是摆出一个你不动手我就不打的态势来,堵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