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〇章 绞杀 英雄(第3/6页)

而且步卒们正对着阳光,看东西也是有些困难,刚才的厮杀,让前后队都有些脱节,更不要说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畏缩。

这女真八旗的马队冲击时候,正是放在了不管从身体还是心理,登州军的士卒最薄弱的状态上。

而且看着满洲马队的状态,在蒙古轻骑散开之前,没准这女真八旗的马队已经是开始跑了,马匹的速度渐渐的再提高。

在左翼的正对面,共有两个女真人的骑兵方队,这个两个方队的横列差不多和左翼一样的宽度,骑兵们彼此紧紧的挨着,控制着马步,慢慢的加速向前,他们的冲击和阳光是一个方向。

最前面这一横排的女真骑兵,在登州军步卒的眼中看来,好像是一尊尊黑色的妖魔,正在张牙舞爪的扑来,不管是人还是马匹的动作都是非常的整齐,马蹄齐齐的踏在地面上,比起方才的那种散乱自然不同。

响声随着距离的拉近,有如是不断逼近的闷雷一般,鞑虏女真骑兵冲阵时候所用的武器也是骑矛,长度比起胶州营的长矛来要短不少,但也有足够的杀伤。

面前所有的蒙古骑兵散去的时候,在蒙古兵的横排右侧,有人用女真话扯着嗓子喊了一声,阵列中的有人互相的大声迎合,原本竖起来的骑矛都是被放平,马匹行动的速度又是快了些。

“平矛,拒马!!!”“回本队列阵,回本队列阵!!”

前冲出来的士兵面对迅速压过来的女真骑队,都有些慌张了,目前他们不是在齐整的方队之中,而是前后脱节。对方的骑兵同样是方队,马匹和马匹之间骑兵的腿甚至互相磕碰,这样密实的方队,而且还是积蓄了许久力量的方队冲击,势头和力量极为的可怕,凭着登州军前冲出来的这些士卒,单薄的阵列,肯定是无法抵挡。

但在前面的军官,有人作出了这个判断,却有人做出了另外的判断,认为凭借着前面的阵列,完全能够顶住。

登州军军官的命令都已经是出现了矛盾,士兵们那就更加的无可是从。

原本就是遮蔽性的冲锋,防御的阵线不整齐更是灾难性的,满八旗马队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可彼此之间还是在调整着位置,确保是整个的阵列不散乱,最前面几排的鞑子骑兵都是穿着泡钉棉甲,带着尖顶皮兜盔,手中的骑矛都已经放平,逐渐加速的压了过来。

看见前面冲来的女真骑兵,看看自己身边的战友,发现有的人正在朝着本阵的方向奔跑,而自己却在前面平矛拒马。

不是一起来拒敌,自己在前面顶着敌人,而战友却向后跑,在战场上看到这样的情景,难免会想到自己被战友丢弃,或者是觉得拒敌的信心并不强,在战场上,这样的心理状态是最忌讳的。

步兵靠什么来抵抗敌人骑兵的冲锋,就是要依靠士兵们的意志、士气还有坚实的阵型来对抗,现在士气和意志都是混乱,并不能统一行动,事情的确是朝着灾难性的方向发展了,留在原地做出拒马姿态的只有一队。

冲上来的鞑子马队丝毫没有加速或者是调整的意思,直接的朝这个队列撞了过去,在这种人马挨着非常紧密的骑兵方队中,身在其中的骑兵想要转向也是极为的困难,整个的大队也只能是朝着一个方向运动。

和那长矛对撞的骑兵基本不可能去转向或者是躲开,六排左右的长矛方队,厚度肯不够,极为的单薄,和正面压过来的骑兵方队相撞,第一排和第二排的长矛的确是有刺中马上的骑兵,但这伤害也就是仅此而已。

第一第二排的长矛,还是有空隙的,在马上的士兵甚至可以做出动作来闪躲,如果是坚实的方阵,后排的长矛就要刺杀了。

但压过来的骑兵,被两边的阵列夹着,根本无法转向,马匹毫无阻碍的撞到了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士兵上面,女真马队的骑阵这么密集,撞在其中一人身上,就好像是整个马队的力量撞了上去。

受力的士兵根本经受不住这样的巨大力量,身体朝着后面就撞了过去,若是从前那样的阵型,就能够顶住,但六排的纵深,实在是太单薄了,前排士兵的后退直接是让整个的阵型散乱掉了。

拒马的这个小队,第一波的接触,就被满八旗的马队一冲而跨,瞬间的散掉,几名鞑子的骑兵也是从马上掉了下来,不过没有人理会,甚至连被冲散冲垮的这一小队登州军也同样是没有人理会。

但他们都不可能活下来,直接就是被战马踩踏成了肉泥,冲过这一队之后,在八旗马队之中又有人拿出铜哨放入口中,死命的吹起来,尖利的声音又是大响,前冲的满八旗马队稍微一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