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〇章 推脱 惊惧 躲避(第2/6页)

左良玉在朝廷之中可是赫赫有名,大凡提起武将,必然要提起左良玉,说是此人勇武刚烈,堪称朝廷的柱石,也算是当今天下可用的大将,尽管此人在李自成手下一败再败,狼狈不堪。

听到这平贼将军左良玉居然吃了这么大的亏,而且还不声不响的退了,这让朝中的诸位大人对李孟的忌惮又是多了许多。

甚至不用专门的提醒,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能想到,李闯和曹操的联军在河南纵横无敌,好像是也在这李孟手上吃了大亏,当日间报上来的斩首不过千,但那流民大军可将近百万之众,若只是被斩首几百,怎么会这么轻易的退去。

内书房的诸位大臣越想就越是忐忑不安,这山东的李孟居然是个老虎,虽然不知道他怎么养出来这么大的实力,可有件事情明了了,那就是这个李孟不好惹,得罪不起,朝廷要想拿出制裁的手段,恐怕真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有些脑子比较敢想的已经是想出来了眉目,崇祯皇帝之所以让臣下们拿出对策主意,怕是自己不愿意担责任,事后后悔或者被唾骂。

但这些大臣们也不傻,以崇祯皇帝的性格脾气,真要是替他出了主意,背了黑锅,日后算帐,崇祯皇帝可未必会出头来帮忙,搞不好就和陈新甲一般,下狱论罪问斩,先例太多,后来的人可不愿意跟着犯错了。

内阁首辅陈演也知道大家的心思,也知道皇帝的心思,可是他新官上任,并且是文臣之首,总不好也是做个闷口的葫芦。

陈演目光扫过内书房中的众人,不管是和谁目光相对,对方都是低下头,兵部尚书张国维,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人倒也不惧,和他对视,反正大家的职位差不多,命令不到谁,左看右看,陈演咳嗽了声,严肃的说道:

“刘公公,你手中的两万楚军,堪称是北直隶兵马之中的精锐,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手中也是能战的辽兵,加上京师周围这几十万兵,何况刘公公你和那李贼共事过,知己知彼,难道就没有一丝胜算吗?”

听到这话的提督京营太监刘元斌脸色变得很苦,心知陈演的意思是让他主导这大军,可他却是这些人之中最知道山东可怕的,看着周围如释重负的各位大臣,刘元斌心中暗骂,你们这些人总算找到推卸责任的人了吗?

可骂归骂,刘元斌却知道此时最为凶险,要是不好好推辞,恐怕自己就要被架在火上了,他叹了口气,苦笑着抱拳冲着内书房的众位大臣深深作揖,开口说道:

“诸位大人,咱家的确和那李孟共事过一段时间,可相处的时间越长,咱家心中就越没有底啊!从前不敢和诸位说,当日间咱家在齐河县那场小胜之后,就已经是被圈了起来,要不是朝廷下旨调咱家去湖广,恐怕现在还是过那囚徒的生活!”

这个事情刘元斌一直是当作忌讳,从来不敢讲,可此时被逼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不能不说了,内书房中的大臣们也都是悚然动容,心想几年前这李孟居然这般的胆大包天,刘元斌又是继续说道:

“现下这支楚军比起京师周围的兵马来,的确是有几分样子,可要是比起咱家当年见到丘总兵的几百亲兵来,那又是远远不如了,可这几百亲兵对上那李孟的兵马,就好像是猪羊一般,完全任人宰杀。”

说到这里,刘元斌闭了下眼睛,每次想起来又是心有余悸,缓缓说道:

“几百人啊,就那么轻而易举的被李孟的手下砍瓜切菜一般料理,到现在咱家晚上想起来还是做噩梦,各位大人不要不信,咱家打听过,说是那李孟手下,亲兵家丁是要经常轮换的,不是一成不变,咱家有个估计,他手下的亲兵家丁最起码也要有八千之数!”

八千家丁,内书房的大佬又是普遍的倒吸凉气,八千家丁啊,那就有八千能战的强兵,从万历年,不,还要再向前说几十年,有这数目家丁的,也只有辽镇总兵李成梁了,这样规模的精兵家丁,足以让朝廷如芒刺在背,惶恐不安,好在这李成梁没什么野心,在关外做个太平节度也就心满意足。

这股力量随后在征朝鲜抗倭,征蒙古土蛮的战斗中不断消耗,彻底的消失,这才是让人放下了心。

老天,山东什么时候也有了这般力量,八千家丁要是配合普通的士兵,十万甚至几十万的军队都可以拉起来,这太可怕了,说完这些,刘元斌长长呼出一口气,又是深深作揖,神态恭敬之极。

内廷的宦官手握重权之后,往往气势凌人,骄傲无比,刘元斌平日里也是个鼻孔朝天的角色,今日间这样的做派可以说是完全不要脸面了,谦卑到了这般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