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章(第2/3页)

李坚动情地道:“宣哥情义,弟铭感五内,话不多说,弟日后定有报答宣哥之处。”

周宣正色道:“你我兄弟,谈报答就俗了,南汉之事先不提,先说成都,我以为成都就让李坤去也无妨,李坤在赵德芳那里得不到什么承诺的,难道赵德芳还能帮他谋取唐国国君之位,赵德芳即便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谁主唐国国政赵德芳就倾向谁,所以说只要坚弟在国内挫败李坤的野心,李坤就无能为力。”

李坚道:“有宣哥这么说,弟就放心了,弟明日将含笑送我那恶兄上路。”

府役又来报,景王府长史殷大人求见太子殿下与周宣公子。

李坚皱眉道:“殷锦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殷长史快步而来,先向李坚行大礼,再向周宣作揖,说道:“太子殿下,小臣先到东宫,听执事说殿下来莫愁湖了,小臣便赶到了这里来。”

李坚淡淡问:“殷长史有何事?”

殷长史一改前日在紫宸殿向皇帝禀报景王犯病时的狡诈相,谦卑地说:“景王殿下明日即要赴成都,所以在府中设宴,请太子殿下及朝中诸公赴宴,也请周公子一并参加。”

李坚看着周宣,意示询问,周宣微笑道:“在下一介白丁,岂敢赴王爷的宴,不敢去。”

殷长史急道:“王爷吩咐过,一定要请到周公子,也有借此机会向周公子道歉之意。”

周宣笑道:“难得王爷如此宽宏大量,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殷长史道:“太子殿下、周公子,那就请吧。”

李坚便带着他的东宫禁卫官及侍从,周宣带着三痴、四痴兄弟,一齐前往景王府。

景王李坤亲自在王府门前相迎,气度雍容,满面春风,全无那天夜里乖戾做作之态,握着李坚的手笑道:“坚弟,为了我唐国的安危,为兄明日就要西行入蜀,前途未卜,凶险难测,是以设宴与弟及朝中诸公告别,也算是给自己壮行啊。”

李坤身边有几个宽袍缓带、气度不凡的老者,一看就是朝中的高官大佬,这时一齐赞叹道:“景王殿下畏艰险,为国分忧,真是可敬呀。”

李坤又朝周宣客气地拱手道:“周公子,小王前日多有误会,致使委屈了周公子,今日设宴请周公子来,也是陪礼致歉之意。”

那几个不知什么大官的老头又要“嗡嗡”地赞叹,周宣抢先道:“景王雅量,才知周某的二次登门,前一次周某是被金吾卫押解前来,今日却成了王爷的座上宾,前后变化何其大也,哈哈!”说着,手里的竹杖还轻轻敲打着坚硬的地面。

周宣这话有明显讥讽景王那夜丢脸的事,他就是要故意激怒景王,不想看到这嚣张的家伙示弱扮猪。

李坤脸色微变,随即释然,笑道:“那是误会,误会——小王今日觐见陛下,陛下对小王说起周公子之才识,实在让小王钦佩,陛下还说周卿此人,值得一交啊。”

周宣暗暗奇怪,这个景王怎么象变了个人,那日在白鹭洲码头何等的嚣张,怎么现在还真有点谦恭下士的味道了?

周宣不知道的是,李坤先前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对一个没放在眼里的人何必谦恭,而且这人还在与抢女人,自然要嚣张,现在不一样了,经过前次的挫折,又见李煜对周宣相当器重,李坤自然要改变策略,正面冲突对他也没好处,所以曲意下交,这就是智囊甘思谋说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先与周宣交好,最好是能收拢周宣,利用他,一旦身登大宝,再报当日之怨也不迟,甘思谋也恨周宣哪,脊杖二十虽然皮肉都没伤到,但那老脸可是丢尽了。

景王府豪宴,美酒珍馐、歌吹管弦,筵席上一团和气,李坤对李坚神态亲热,一副敦厚兄长的样子,让在座的几个元老重臣深为感叹,只有兵部侍郎陈锴只顾饮酒。

周宣找了个机会对陈锴道:“世伯,小侄幸不辱命。”

陈锴眼里流露赞赏之色,点头道:“贤侄大才,老夫甘附骥尾。”这就是表示支持太子李坚了。

李坤对周宣与陈锴碰杯之际短暂的交流毫不知情,对周宣说:“小王听闻周公子非但有经世之才,弈道、茶道、斗虫、插花,也是样样精通,小王想问一句,周公子是否喜欢蹴鞠?”

一边的殷长史陪笑道:“景王殿下是蹴鞠高手。”

周宣答道:“在下在江州就想组织圆社,可惜江州蹴鞠不甚风行,此番来京,有意在金陵组建圆社,过几日,将有洪州的几位蹴鞠同好前来加盟。”

李坤笑道:“如此甚好,到时我景王府的圆社将与周公子的圆社好好赛几场,小王会尽量争取在清明圆社夺魁战之前赶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