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章 湿身美人(第2/3页)

前面那辆马车的车夫对四痴道:“客官是到松岭还是泉州郡城?”

四痴道:“就在这里吧。”招呼众人下车。

周宣跳下马车,赏了每位车夫一两银子,打发他们回去。

周宣九人就在镇外山涧随便洗漱了一下,盘玉姣的那名男子护卫对周宣道:“周郡公,我先去镇里看看,我山哈人在镇上有两家皮货店,大族长应该就在那里歇脚。”

周宣道:“好,快去快回。”

那山哈护卫步行入镇,不一会就带着一个女子出来,却是跟随盘玉姣先期来此的那名女护卫,名叫阿月。

阿月见到周宣,施礼道:“周郡公,大族长命我在此等候周郡公,请郡公入镇小歇。”

周宣问:“迎五位将军家眷出城之事办妥了否?”

周宣许诺大计得逞之后保荐这五名清源武士为五品将领,所以现在就称呼这五人为将军了。

那五名清源武士都紧张地盯着阿月的嘴巴,看她怎么回答。

阿月道:“已经接出了泉州城,为确保万无一失,大族长昨日午后已经带着这五位将军的家眷往山区暂住。”

周宣问:“大族长何时能赶回来?”

阿月道:“天亮时应该就能赶回。”

周宣一行九人随阿月来到镇上一家山哈人开的皮货栈驻马歇息,一边吃些食物,等候盘玉姣和蔺戟。

寅时末,盘玉姣独自一人骑着“照夜玉花骢”赶到,虽然风尘仆仆,但掀开斗篷,星眸如水,妩媚依旧,将一封信呈递给周宣,说道:“郡公请看,这是五家老小共四十七口人,名单在此,除不识字的幼童外,俱有签名,至于寻常的仆佣,则不予带出城。”

五位清源武士分别看了各自家眷的签名,得知平安,俱各大喜。

周宣赞道:“大族长办事真是细心,事成之后大族长当居首功。”

众人在松岭小镇一直等到卯时末,日上三竿,犹不见蔺戟赶到,不免心下焦急。

四痴却是不急,自顾拎着那截竹筒到镇上找人斗虫,她一心想验证这只白背蟋蟀到底有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松岭小镇人心惶惶,担心唐军攻过来,有些富户已经举家往吴越那边搬迁,所以镇上除了小孩子在玩蟋蟀外,已经没有人有闲心斗蟋蟀了。

四痴便和镇头的几个小孩子斗起虫来,四痴亮出那只白背蟋蟀,众孩童都取笑,这白背虫谁要啊!

四痴许诺谁的虫赢了这只白背虫就赏钱一百文,这些孩子这才鼓起兴来,推举一只最厉害的黑背蟋蟀应战。

四痴看了看那只黑背蟋蟀,不过是中尉级而已,但她的白背蟋蟀若是能战胜黑背的中尉级蟋蟀,那也是很让人开眼界了。

在一只瓦盆上放虫开斗,然而奇怪的是,两只虫都是缩在瓦盆两端不肯开牙,用芡草撩拨也没用,换了好几只黑背虫都是如此。

四痴暗叹:“白背蟋蟀本来就没有斗性,根本不能用与斗虫,我还心存侥幸梦想这只白背虫是变异猛虫,看来直是痴心妄想了,主人两日后拿什么去和雪猪太子斗?”

四痴将盛有白背蟋蟀的竹筒递给一个孩童,说道:“这虫送你了,这一百文也给你。”

那孩童喜滋滋接过一串钱,忙着数钱,不接那竹筒,另一名孩童接过,随手就将白背蟋蟀倾倒在地上,说道:“这虫谁要,一脚踩死!”脚便踏下去——

四痴眼疾手快,一把揪住那孩童的衣领,将他拎到一边,小心翼翼将白背蟋蟀捉回竹筒,心道:“这毕竟是主人被毒蛇咬了一口才捉到的,就带着作纪念吧。”

四痴回到皮货栈,正遇蔺戟赶到,没有骑马,竟是步行。

两日两夜没有一刻歇息,蔺戟眉骨越发耸起,眼窝陷下去,但精神抖擞,一见周宣,便呈上陈锴侍郎的亲笔书信,道:“郡公,末将坐骑倒毙在半路,末将徒步赶来,是以晚了一些。”

周宣喜道:“蔺将军辛苦了,先去歇息一会,用些酒饭。”说着,展开信札看罢,眉头微皱。

蔺戟道:“郡公,陈侍郎信中所言末将尽知晓,陈侍郎是担心郡公安危,不愿郡公孤身犯险,而且盘大族长在闽中也是举足轻重,若落入陈思安手中,那将前功尽弃,所以陈侍郎以为拿下清源是迟早的事,不必用此险计,话虽如此,但陈侍郎已经调兵遣将星夜赶往泉州,兵分两路,一路由西坪、翔云杀往泉州西门,一路由汀溪、东田杀往泉州南门,西、南两路都是二千精锐骑兵在前,五千步军紧跟在后,目前正与清源军激战,估计今日夜里可兵临泉州城下,一切都按郡公计划进行。”

周宣问盘玉姣:“盘大族长以为如何,这个险值不值得一犯?”

盘玉姣断然道:“成奇功必用奇谋,郡公何必犹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