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章李隆基的义子(第2/3页)

吐蕃公主卓玛来到长安后的一举一动都在李隆基的掌握之中,从她的上下打点来看,她的本意应该是迎回都松芒布结的。看得出来,这应该是都松芒布结个人的决定,并非是吐蕃王室的谋划。

但是,他又为什么会舍弃王位?

“李跃,到底为何?朕正要派兵护卫你归国,你怎么能……”李隆基缓缓而低沉地问道,凛然的眼神投射在他的身上,眨也不眨一下。

都松芒布结(以下称李跃)默默抬起头来,迎向了大唐皇帝那微微有些咄咄逼人的眼神,慨然道,“父皇,儿臣早已厌倦了这些……再说,儿臣这些日子也想过了,儿臣才疏学浅,心力有限,不喜征伐权谋,实在是不适合做这吐蕃王。而我家王妹深孚众望,能文能武,胆识过人,是继承吐蕃王位的不二人选……还望父皇恩准!”

李隆基沉吟着,“仅仅是因为如此?”

李跃旋即涨红了脸,犹豫良久才低低道,“儿臣仰慕萧郡王之姐……但萧郡王说了,只要李跃肯做一个大唐平民,他便会不再反对儿臣跟……”

李跃的声音竟然有些羞涩和支支吾吾,这让李隆基心头恍然大悟,继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还有几许鄙夷。李跃跪在萧家门口求婚的事儿,也早已传进宫里,李隆基也知道这事。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吐蕃王竟然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王位。

要美人不要江山?这等风流出现在一个吐蕃人身上,李隆基感到十分地滑稽。

萧睿本是一句戏言,可这戏言竟然让李跃当了真。

其实也不仅是如此,李跃也确实有心灰意冷不愿归国了。与其回去做一个朝不保夕前途未卜的傀儡王,不如留在富庶繁盛的长安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异姓王。所以,他在提出让位之前,先拜了李隆基为父。

这种面子上的父子关系,起码会为他在大唐的生活进行了某种保障。

“还求父皇恩准!”李跃拜了下去,清朗的声音在御书房里回荡着。

而萧睿和高力士正走在御书房门口,突然隐隐听到了李跃的这一声,萧睿的心头不由一惊,眉梢紧皱,紧紧地攥紧了拳头。这种下意识地行为落在高力士的眼里,高力士笑了笑却没有说什么。

李隆基沉吟着。李跃不愿意干,想要让位,这对于大唐朝廷来说无关紧要。既然这吐蕃王不愿意做吐蕃王,想留在长安永久居住,李隆基也不会反对。

但是,李隆基担心的是,一旦卓玛登位,吐蕃王室会不会像现在的李跃这么听话?而李跃让位于卓玛,这会不会对吐蕃局势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破坏了大唐的这番放吐蕃王归国挑动吐蕃内乱的大计?

李跃怎能不知李隆基目下的想法,他心里暗暗叹息一声,脸上却不动声色,低低道,“父皇,卓玛也与李跃一般终于大唐和父皇……”

李隆基摆了摆手,嘴角一晒,忠与不忠,不是靠嘴上说的。但他想了想,也没把卓玛太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女流之辈,再怎么也翻不起大浪来。况且,吐蕃内乱纷纭,吐蕃王室能够重新崛起的希望甚小。

想到这里,李隆基便恢复了满脸的笑容,故作姿态地叹息了一声,“既然你厌倦王位,肯让位于你的王妹卓玛,永远留居长安,朕就准了。只是这吐蕃王位更替,乃是吐蕃王室内务,朕也不好过多插手,你自个儿要弄清楚才好。”

“多谢父皇恩准,儿臣感激不尽。”高力士在李跃稍稍有一些激动的声音中走进御书房,伏在李隆基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李隆基摆了摆手,“传靖难郡王!”

……

……

萧睿进入御书房,得知李跃竟然真的要让位,永远留居长安,心里的震撼和惊讶可想而知。他心念电闪,吐蕃非比爨人,一向重男轻女,吐蕃人怎么能接受一个公主当女王?但看李跃神色淡定的样子,他心里的讶然又添了几分。看起来,吐蕃王室人丁单薄,如果李跃一意孤行,吐蕃王室在万般无奈之下想必也只能拥立卓玛为女王。

真要说起来,这吐蕃还真是有一位女王的。萧睿突然想起史书记载的,在武则天时期,吐蕃的女王墀玛类。前有车后有辙,既然前有女王问世,今次卓玛登位想来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想起那个不简单的吐蕃公主卓玛,他心里一凝,有心想要反对,但又无法开口。

人家厌倦王位,主动提出让位,自己凭什么干涉?而且,论起来,这个“罪魁祸首”还是自己。想起李跃对萧玥的痴迷心思,萧睿越想越是心烦意乱。

不过,到了此刻,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吐蕃王对自己的姐姐看来是真的有些意思。

令萧睿意外的是,成功得到大唐皇帝恩准,辞去吐蕃王位的李跃,并没有当着皇帝的面提亲,只是提出要去江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