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十二章 建军(第3/4页)

想起这个,徐一凡就要忍不住想起南洋李家的小公主李璇。他那天兴致突来,带着洛施和杜鹃去踏月奔赴温泉,当然发生了理所当然应该发生的事情……温柔艳福的确齐天,结果好死不死,居然给李璇看见了!

李璇当时的评语就是,当众宣淫,还是在她私家的泳池里面!

她也不想想,老子新婚之夜还要和人谈事情,见缝插针,才能把两个熟透的小丫头给办了。可容易不容易?

结果就是,羞答答的两位新鲜出炉的小妇人,大事底定,安心的守在营地里面,等待到时候儿迁到帮办大臣公署之内。而李璇就是避不见面,想找她说说话儿都没机会。徐一凡性子一横,老子下部队!

当天就把背囊衣服全部带进了大兵们的营房,和才整编过来的庆军同食同住。论起本心,其实他是不想把招揽人心做得太恶心的,那也太辛苦了一些儿。没想到时势一逼,再没法子也得跟着这些大兵解衣衣之,推食食之。每天按照自己规定的操典,越野跑跑得个昏天黑地。

庆军上下,何尝见过贵为钦差大臣身份,这样带兵的?淮军本来规矩,一个小小哨官,都可以躺在躺椅上面看操课的。徐一凡如此做派,他麾下那些嫡系学兵们还不是有样学样。官兵生活条件完全一样,操课也完全相同。

有的时候,一支军队的传统,就是这样不经意的养成的。

中国的此时的军人,还无法给他们教导近代民族主义精神之类的东西。但是这些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却让他们会打心眼儿里面感激。

更何况徐一凡还彻底将指挥和后勤分开,每月饷项,直接支付到人!唐绍仪本来就是他的大管家,带着一帮南洋青年,搭起了徐一凡系统的财务部门架子。徐一凡不能容忍金钱在这个时候,腐蚀他好容易带出来的,好容易才归心自己的一帮嫡系!

练兵之道,如炼丹孵卵,看着他们一日日成长,徐一凡这才体会到。当初袁世凯为什么整日在新军当中,当初蒋中正为什么死死的守着他的军校。看着属于自己的嫡系慢慢变成熊虎之士,这种满足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

为了将军队彻底练好,重点还是军官。楚万里身兼翼长还有军咨处的提调。整日和一帮洋教官在筹划这支军队全套的,完整的典范令。其实这也不用太多功夫,当日陆军,天下全看普鲁士,只要将人家的那套翻译照抄也就差不了多少。北洋武备学兵,当初也就是学的这些东西,现在只不过重新规范。具体练兵,那还是编制全定后来的事情了。

但是有一件事情徐一凡可没有放松,就是每天晚上,都拉着大大小小的军官,给他们上讲座!国际国内局势分析,国朝二百余年落后的原因,军人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奉献牺牲的意义……只有青年,才听得进去,才会化在血液里面。从一开始,徐一凡就没怀疑过这些华夏青年爱国的本能!

日复一日,这样汩汩滔滔的灌输。按照心理学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个人信仰的建立过程。

一切,才是刚开始呢……

※※※

呼哧呼哧的,一群大兵才跑完早上例行的越野跑归来。这些兵士们都脱了庆军的号坎,换上了黄呢军装和大头皮鞋,大檐军帽下的脸一个个都是汗淋淋的。

可是没有一个人敢于懈怠叫苦,原因无他。除了陪着他们一起跑步的军官,队伍里面还有钦差帮办大臣!

徐一凡在队伍当中,已经是汗出如浆。队伍新近收编,这样共同跑步,新的军官和老的士兵互相携扶,完成每天操课,也是凝聚团队精神的一个办法。他还考虑以后每天来个越野比赛,激发他们的荣誉精神呢。

他身在其中,这改编的抵触也少了许多。毕竟他身上帽子大得吓人。每天这样跑跑下来,他自己觉得精神也好了许多。能成大事者,绝对都需要超凡的精力和毅力。这对他自己,也同样是一个磨砺的过程。

回了营地,因为徐一凡在,士兵们不敢多话。都简单的洗涤一下,拿起饭盆就要去领他们的早饭。

徐一凡饷章已经颁布,他练的新军,就算兵卒,每月饷钱也是六两银子!而且伙食还不在其中扣除!他宁愿花大本钱,清季军政朽劣,就是因为把兵都养成了叫花子。厚饷同样是培养军人荣誉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对自己职业都没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怎么谈得上去打仗?特别是作为政府军而言的时候儿?

象后世红军那样的军队,第一他们是革命军,和政府军国防军性质不同,第二,那也的确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

几个军官都在等着他,等他一起到军官食堂用餐。一个当初学兵,现在已经是队官的青年已经笑着帮徐一凡拿起了饭盆。就看见几个人行色匆匆,朝徐一凡这里走来。当先一人,正是唐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