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三十六章 死线(上)(第3/4页)

“……朝鲜还有一个徐大人!他有新练的禁卫军,从南洋到朝鲜一路杀人杀出来的,人血染红的顶子!当初日本人在汉城作乱,他轻轻松松就平了。李老头子嫉妒他,排挤他去了北边,自己淮军守着汉城,结果怎么样?妒贤忌能的苏定方没有好下场!听说禁卫军都是敢战好汉,就指着徐大人能挽这狂澜于既倒了!”

“……丢人啊,我大清居然被一个小小日本打成这样。对上更强的西洋人又该怎么办?老兄,看来我们只有当亡国奴的份儿,象波兰被罗刹国灭了。国民只能走路中间,怕你走旁边偷商号里面东西,见着罗刹人不论是最小的兵丁还是乞丐,都要脱帽行礼……到了那个时候,不如死了!”

“国朝要一个英雄来挽救!”

“瞧着吧……瞧着吧……”

※※※

“惟光绪二十年八月初七,海涛翻涌,层云低垂。铁甲巨舰交于海上,火炮轰鸣雷电大作……”

所有人都肃然而立,听着徐一凡低低的念着祭文。一排枪兵全副武装,扶着步枪站得笔直,遥向西方海天。

“……公呼之‘撞沉吉野,或有一线生机’,致远兵船,鼓起残躯,毅然而前,百弹击之而不稍却。敌百计无奈,施以鱼雷,则公亦千古!平壤一别,从此天涯。仆既后死,惟有前行……徐某誓不与倭寇共戴一天之下!

邓兄,邓兄!魂兮归来!遥向西方,归公故土!呜呼,天苍苍,海茫茫,洋上有国殇!”

徐一凡肃然立正,笔挺行礼,脸上已经是泪流满面。淮军残余将佐上下,想起陆续殉国同僚,无不泪下。

一排禁卫军士兵在低沉的口令声中,举枪向天,连续三响。枪口白烟升起,转眼被风吹散。

而徐一凡早已捶胸大恸。

溥仰立刻在他身边将他扶着,聂士成作为在场淮军首将,忙不迭的冲过来也将徐一凡扶住,流着眼泪劝慰:“大人,邓大人泉下也是心感!就是冠廷兄他们在天有灵,也都看着大人了!我们这些败部,就等着大人带我们复仇了!”淮军上下,基本上都知道徐一凡和邓世昌的交情,这一个设祭大哭,说不感动那真是假的。

聂士成话一出口,周围淮军将领纷纷应和。现在局势虽然还看不大清楚,但是毫无疑问大家伙儿要暂时在徐一凡手下当差了。李老中堂能不能撑持住还是两说,万一徐一凡起来老中堂倒下,按照这家伙的手腕,未必不是一个靠山……大家的火候可要看得老一些!

徐一凡咬咬牙齿擦干眼泪,又肃然向着招魂的灵位一礼,拍拍聂士成,大步走向自己的基本班底。那排军官早就站得跟线一样直了。看着徐一凡过来,队头的李云纵一声口令,所有人都啪的立正,目光全部投射了过来。

徐一凡咬着牙齿,冷笑道:“小日本将我们的兵船打沉,兵势大张,水陆此时可以并进。我禁卫军现在处处皆敌,孤悬在朝鲜一隅……大家说吧,我们禁卫军该怎么办?”

“血战到底,惟死而已!”

这些军官雄壮而整齐的吼声让旁边的文官还有淮军将佐都是一抖。

“好!”徐一凡大吼一声,半转身指向南面:“上万的日军,也许再加上更多的援军,正大举而来,想将我们击败,驱逐,消灭!而我们就要让他们碰死在这条死线上!禁卫军就是我中华的中流砥柱,我们死死为国家守住这个屏藩,将气运挽回来!要让朝鲜,变成日本鬼子的国殇之地!

……诸军皆败,门户大开,人心惶惶……在这片海东之地,还有我徐一凡教养出来的一群铁骨汉子,在为这个国家守候住最后一点光明!”

他几乎用尽了全部气力在喊叫,震得周围淮军军官面面相觑。这徐一凡好大的口气,真是一个亡命二百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感觉就是让他们觉得有点颤栗!

但是禁卫军上下,胸膛却挺得更高了。徐一凡一直培育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甚至在这危难之间的拯救感,让他们觉得,整个天下重寄,非禁卫军莫属!

“解散,准备战斗!”

李云纵发出了口令,禁卫军这些军官肃静的散开了队列,回到各自的岗位上,每个人离开之前,都向邓世昌的灵位行了一个军礼。

徐一凡还静静的站在那里,激荡的情绪似乎还没平复下来的样子。聂士成轻轻的走了过去,低声道:“徐大人,要不将我这一部直属也留在这洞仙岭一带吧,逃得憋屈,还是想找鬼子把这仇报回来!”

徐一凡回头看了他一眼,摇头道:“功亭,你还是去东线江东,顺川,慈山一线,掩护我的侧翼……部队要掌握好。缺什么尽管开口,我无条件给你补充。”

聂士成迟疑一下,回头看了一眼还装作若无其事的叶志超:“……大人的恩德,那是没有说的,该补的,我们都补上了。可是……还是让我留在这里打小鬼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