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经营江北 第二十九章 纠缠(三)(第3/4页)

他眼光沉沉,看着那些穿着黄军装的狼虎之士将这个车站挤得满满的。黄兴最后谓然长叹:“雨辰我也见过,很跋扈的一个青年。现在是全国渐次统一的局面,他却完全不顾中央的政令军令,到处自行其是。这不是军阀还是什么?全国人心思定,他却偏偏这么一意孤行,就算他在江北的作为都是对民生有利。但最后在举国的压力下,怕他到时还是身败名裂的结局啊!他还年轻,颂亭兄得空还是劝他两句才好。”

林颂亭在心里苦笑,劝雨辰?他心里不知道有多少主意。为人也当真有些乾纲独断的意思。自己既不是青军会成员,也不是他核心小圈子那些上海起家的人物当中的一个。虽然依然可以带兵,待遇也颇崇高。但是这些决策的事情,是轮不到他发言的。

话又说回来,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什么民国,还不是靠手上实力说话!袁世凯有北洋军十万,所以坐上了全国大总统的宝座。雨辰现在有强兵七万,饷械足备,未必就不能在江南和袁世凯分庭抗礼。至于全国统一……现在各省都督林立,谁不是自行其是,哪点又有独立的样子了?只有黄兴这个老天真,袁世凯一道命令下来,就自己忙不迭的让地盘裁军了。

两人正相对无言的时候,一个第9师的参谋快步朝林述庆跑了过来,胸口的青军会徽章佩戴得端端正正。他立正,敬礼:“报告副师长,部队已接近登车完毕,就等副师长马上命令发车了!”

林述庆回头朝黄兴歉意的一笑,朝他敬礼表示告别的意思。又朝哪参谋大声问道:“陈山河的第二师现在应该到哪里了?”

参谋想也不想的大声回答:“根据他们行程推断,这个时候第二师汤斯灵支队应该到了常熟一线了吧!”

林述庆笑道:“好,咱们赶上去,别让陈山河先得了便宜。苏州,一定要咱们第9师的部队先开进去!”

黄兴看着林述庆渐渐去远,上了火车。突然觉得这个以前的老朋友似乎已经不是和自己一路的人了。

火车一声长鸣,载着第9师的六千士兵,向苏州驰去。

在北方,接到巧电的民国中央上下,除了愤怒还是愤怒。同盟会的急进派被打到,这对袁世凯来说自然是件好事,可是谁也不想苏南这个果子在几方激斗之后,最后还是落到雨辰的口里去啊!

虽然最近北京的春意渐浓,大借款的事情也渐渐有了眉目。但是袁世凯的心情仍然是一片阴霾。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布置的几个棋子,在纸面上看来也颇为高明。但是雨辰就是能料在前面,巧妙的利用看起来是突然发生的事情借力打力,巧妙的化解开去。而且还能捞点好处?

而且袁世凯还发现,雨辰根本没有把这个中央权威放在眼里。安徽抗拒倪嗣冲在前,未等中央命令两路出兵吞并苏南在后。现在他的一万多部队,现在怕已经是在苏州城四周了罢!他们离上海如此之近。谁又知道他会不会进兵上海,把陈其美赶走,自己取而代之?相比之下,虽然陈其美也让他讨厌。他倒是宁愿陈长久的呆在上海了。

这些事情的发生,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袁世凯很是苦恼,但是并没有丧失对付雨辰的信心,对这些在宦海政潮里面厮杀出来的人物,论起毅力和耐心来,都不是那些一时满腔热血的青年人比得上的。

袁世凯这些日子并没有到总统府办公,他在全国正式大选之前,原来只盯着三件事情。一是分化同盟会的势力,二是编练新的军队,三是借款。现在同盟会的势力业已分化,急进派受到严重打击。黄兴老实的在裁撤军队,宋教仁在京沪之间忙着毁党造党的工作。还有立宪派的一帮人物组织了共和党在帮着他摇旗呐喊。这些事情算是大局已定了。借款的事情也有着罗。一贯支持他的四国银团背后的外国势力,因为江南的局势变幻,已经加紧了大借款的进行,而且最近前期的垫款支付也颇顺利。将来借款完成,说不定还会在两淮借着盐税的事情,牵制雨辰的势力。现在他唯一关心的就是老北洋的补充,和新军队的建立。这个可是关系着对付雨辰的命脉,他算是明白了,没有军队,没有强过雨辰的军队,单靠中央的命令威权,是很难让他屈服的。

当杨士琦赶到总统府的时候,看到袁世凯正在悠闲的钓鱼的时候本来神色有些担忧的他,却禁不住会心微笑了。

袁世凯丢下了钓秆,又摘下头上的小帽子,朝杨士琦笑道:“杏村,你来啦。坐吧!我家居无聊,在这里钓钓鱼,似乎也有些当年在洹上的野趣呢。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卸下着烦新的国事,回到彰德享我那悠游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