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十五章 重新整合(第3/4页)

但是湖北杀张事件之后,黎元洪突然荐黄自代,孙中山就和黄兴约定。黄暂时不入京,到湖北去看看局势究竟如何发展,在这个光复的发源地是否还能整合起鄂赣两省的力量。有了两个毗邻的大省,未来在中央他们的声音自然就更加响亮了。而孙中山则去北京,为他们尽力周旋。正商议得好好的,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雨辰的怂恿,还是北军迅速在组织南下的压力。性子急切的李烈钧未等到黄兴前来主持就已经发动了对湖北的军事行动。

形式顿时就变得无法捉摸了,黄兴还闹得很无趣,自己撂了摊子去香港了。而江北雨辰一份鱼电一发,又变成了大功臣。现在进入江西,还在和北方角逐湖北。谁也不知道他最后能捞到多少好处。

这种情况下,让孙中山怎么入京呢?和袁世凯又谈些什么好呢?他虽然一直在上海,但是这些日子也在不停的见客人和思考。眼见着南方的势力在雨辰手中慢慢的整合起来,他们这些人物又应该居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该怎么样利用当前这个局面?说实在的,孙中山还是相信自己能影响雨辰的。

这个时候,在他看来,袁世凯也许不是唯一的一个选择了。

毕竟在现在,北方也和当时南方临时政府一样。政令不过长江,经济极其困窘,未曾得到外国政府的正式承认。除了有一支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外。其他都差不多。而雨辰那里的势力,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中国现在的局势,正是各方面参与角逐权位的势力开始新的整合的时候,他并不急着轻动。

黑岛一夫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了中山先生面前的那份报纸。翻看了一下,笑道:“跟在船上看的报纸一样啊。全是雨辰的消息,孙君,您没觉得这个年轻人现在风头太强劲了么?一句古话怎么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自己点点头,又把手抄了起来:“我研究亚洲的局势很长时间了,近代还真的没有出现过这么强有力的民族代表人物。他派遣安蒙军北上,和在江面和英国舰队打开炮门对峙。对于中国的百姓来说,自然是很鼓舞人心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而言,这样的行动却太不理智了。他擅自的行动,实在是太影响了你们现在中央政府的威信。也让列强,甚至象我这样的中国之友都觉得他不是好的合作对象……孙君,中国局面的安定,中日两国的相互提携,还是要靠你和袁世凯总统两位大政治家的共同努力啊。我这次前来,你应该知道来意。我和南山君将在法源寺置酒,等待你的大驾光临。其他的话,可以到了北京慢慢再说。中国的未来,不能让你再在上海悠闲的耽搁下去了……孙君,拜托啦。”

孙中山皱着眉头。他在上海也实在有些坐不住了,现在局势变幻。必须是要做些什么,但是北上就是最好的选择吗?这个真的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啊。

李烈钧这些日子颇有些烦闷,本来他对自己让出都督职位倒没什么。他的官瘾倒没那么大,更多的是想实实在在的做些事情出来。他从头至尾都是认定了袁世凯是窃国大盗,现在不打到他,未来必有大祸。所以当初一直坚持北伐。后来又竭力要求保留南京留守府。一直都是以北方为最大的假想敌人的。

湖北有所变动,黄兴准备入鄂,一召他就马上准备动手……也许动手得太快了一些。

现在局面变成这样。虽然不是最理想,但是也坏不到哪里去。对于雨辰接手江西。但是毕竟还是欧阳武在当都督,赣军也保留下来了。最多算是江西整合到江北的体系里面去。赣军现阶段还是有自己发言权的。而且在他看来,南方势力早点团在一起,比迟点好。

他烦闷的不是别的,而是现在在湖北这样不死不活的蹲着。仗双方都没有打的意思。自己到底是怎么个安置,从中央到雨辰这里,都是含含糊糊。好像就打算这么一直拖下去。他是个才三十出头,满腔子里面都是热血的年轻军官!

他走在自己赣军的阵地上面。前线的赣军都换上了江北军发的新夏装,都是黄色的斜纹布军装,白色的衬衣。现在也是江北军在给他们发饷。伙食标准也和江北军一样,三角钱一天。当真是士饱马腾得很。看到他们的前都督,现在有着一个古怪的江西第一军临时军长名义的李烈钧走过来,都立正向他行礼。他却没心思还礼,只是微微的扬起手中的马鞭。

正觉得无可排解的时候,就听见身后有个声音在招呼他:“都督,怎么今天这么有兴致?”

他回头一看,就见江西参议会推举出来的,同样有个临时称号的新都督欧阳武笑着在和他打招呼。他已经没有了前些日子的狼狈模样。穿着黄色的军装,很有些神采飞扬的样子,身后跟着一大群卫兵马弁。正在那里指指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