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三十九章 统合(三)(第3/4页)

而这个时候的其他省份,还深为财政窘迫,军人横行,内政军事乱作一团而深自苦恼呢。

绥远的冬季是最肃杀的季节,万物凋零,从北方吹来的朔风在空中啸啸作响。这种天气,很适合何燧现在的心境。

他戴着皮帽子,穿着整洁的军装,默默的站在原来是安蒙军留守处的绥远梁山。这里已经是一片狼藉,当初那场最后的爆炸形成的巨大坑洞无声的对着天空。身后随行的安蒙军大小军官们也都站得笔直,还有两队士兵执枪在他身后整齐排成了两列。周围散乱的站着十几个面色尴尬的北洋陪同军官。

就是为了这声爆炸,早就互相箭在弦上的南北双方二十多万大军在长江中游打了个尸山血海。最后那些戴着皮帽子人的军队胜利了。而北洋遭遇了丢脸的惨败。北洋十年来的军事威慑力已经荡然无存。

何燧身边的李睿走上前去,将一面伪蒙古国的日月星旗交到了何燧的手上。何燧默默的立正,朝孙裳殉职的地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将那面旗帜轻蔑的扔在了地上。两队士兵举枪向天,枪声在塞外高远的天空中回荡。

陪同的北洋军官们也都严肃了容色,这是一支转战了几千里,在重重困难当中依然光复库伦,并几乎消灭了全部乌泰部匪徒的铁军!在这一刻,他们似乎也明白了一点这支铁军的力量源泉。民族的利益,永远至高无上。

听着枪声的余音渐渐消失,何燧低声的道:“老伙计,你就在这里安息吧。相信你的英魂,将永镇祖国的北疆,没有死在大草原上,想必你也很惋惜吧……无论如何,安蒙军将因为有你这样的人而永远存在!并永远只为我们这个民族而战斗!”

他一个转身,大步的就朝外走了出去。被塞外风霜雕刻得更加坚硬得脸绷得紧紧的,二十六岁的他,这个时候当真是刚毅无限。

几个北洋军官迎接了上来,当先一个人也尊敬的朝何燧敬礼:“何司令,我们张都统说没脸见您。他说了,以后谁命令他朝安蒙军开枪,他就毙了那家伙。安蒙军进驻绥远的营房我们都腾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可以慰劳大家的,只能祝贵部回江北的路上一路顺风。张都统还说了,贵部留驻库伦的那团弟兄,我们一定会全力照顾,不会让他们吃亏的。”

何燧点点头,被身边的人簇拥着走出去了。当他率领安蒙军主力在贝子庙击溃乌泰部主力后。他就率部进驻贝子庙,整修工事,先准备固守。他相信司令一定会想尽办法接应自己的部队出去。虽然和后方断了联系,但看到绥远那边的北洋军也有逼近的迹象。他相信这个时候在内地,说不定早就打成一团了!

热河那边果然派来了代表,说日本南满地方派出部队欢迎安蒙军进驻热河一带,可以保护安蒙军,维持中立,并告诉他们在湖北前线,内战打得是如火如荼。现在满蒙局势也因为南北内战而不稳定。日本为保护日侨计,可以和安蒙军这支民族武力共同维护热河南满一带的满蒙治安。随行还送来了二十五万日元的日本正金银行的支票。何燧一时搞不清楚这个来意。底下的军官也颇有赞同先到热河,接受日本维持的意思,认为这个局面,依托热河,联络南满是最好的自保办法,同时还能策应库伦。直到陈思费尽千辛万苦才传来密信。告诉他日本就是想借安蒙军这块招牌,有出兵全南满和热河的意思。先说是维持治安,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他就决定宁愿在贝子庙战死,也不会出热河。

但是过了十来天,慢慢逼近贝子庙的北洋军又撤回绥远了。何燧虽然知道张绍曾不愿意和自己打仗,但是也不用往回撤啊!接着就是张绍曾转来的司令电文,湖北内战已经结束。安蒙军事件留待日后政治解决。作为他准备释放的第3师和第3混成旅还有不少北洋高级军官的交换。安蒙军将凯旋江北。接着又是袁世凯的追认嘉奖令,绝口不提曾经发生过的绥远事件。而煞有介事的夸奖安蒙军克复库伦,结束外蒙伪政权的英雄事迹。给他晋级上将,加勋三位。

安蒙军将沿着京绥线先返回北京,然后沿着津浦路回徐州。安蒙军几千为国远征的江东子弟,终于可以回家了。

等他到了绥远,张绍曾虽然避不见面,但是他也终于和徐州建立了电报联系。先是从吴采那里了解了这次内战的全部情况。南北两军展开全力厮杀。自己的好友陈山河从河南的大迂回包抄,最后在湖北歼灭北军二十个团左右,取得了空前大胜利。现在江西、湖北两省已经落入江北囊中,河南的豫南部分,也是自己原来带的老部队安徽陆军第一师进驻了。他们的司令为安蒙军事宜开战,而且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