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三十四章 国宝(第2/4页)

雨辰喝着浓浓的咖啡,热气也掩盖不了他脸上疲惫的神色。正外表镇定,内心焦灼的等着预备军的战报呢。司马湛说的这件事情他还真的不知道,顿时就笑了起来:“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吧!我们的军队现在在学习现代化战争,没想到就给各国创造出了一个学习的对象!这小子叫什么名字?将来一定是大王牌!”司马湛一笑:“他叫丁羽觞,总统见过他的。很自以为是的一个年轻家伙。放在陆军里也会是个好兵!总统您说咱们在学习现代化战争,这真的不假啊。国内那些低烈度的战争打习惯了,骤然面对和列强争斗的战场,就知道光凭勇气和老一套的训练办法是没有用的了。现代战场这种火力密度,密集而勇敢的冲锋,只能是送死!欧洲的大战我就很怀疑,单纯的步兵攻击,哪怕是以德军的训练有素,也只有招来巨大的伤亡!机枪和新的筑城技术已经改变了整个作战方式。就算日本的操典和战术,咱们学了那么久的,也真是落后了!”

司马湛不愧为对战争天生敏感,对军事战术技术战略的发展极其关注,并且有着自己想法的天才参谋人才。经过青岛的第一次锻炼,才打了一两天的时间。就敏锐的发现了现代作战形式的改变。听着他在那里说着自己的见地,雨辰用满怀欣赏的目光看着他自信的脸。不自觉的,周围的参谋军官都围了过来,听着司马湛将几句闲谈变成了演讲。

“工业强国都有能力武装自己的部队拥有这样的火力,而且能够在军需物资补给上面支撑作战。欧洲的大战,如果没有一方突然丧失斗志的话。迟早要在某条战线上形成静态的作战方式。绵延纵深的工事会阻挡一切进攻的野心。特别是在西线,传统的进攻方式就是在敌人的阵线上将自己的血流干!也许在东线,那么广大的空间,还有机动作战的余地。可以允许将领的谋略得到发挥。而在西线却是扼杀一切军事谋略表现出来的巨大绞肉机!”他的目光已经看向了远方,似乎就已经看见在西线的某条战线上面,高卢或者盎格鲁—撒克逊还有日尔曼的战士们在一条条绵延到海边的战壕线前面,在机枪的火力下英勇但是无能为力的倒下。有些军事天才,是能够透过传统的迷雾,看到未来的某些发展可能的。但是这样的天才,在各个国家都是太少了,而且往往被视作传统体制内的异端。

但是对于熟悉未来军事技术发展的雨辰来说,司马湛这样的人物,就是国宝。他不是不知道未来的战争模式。但是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化的国家里。能够将自己的三十个师武装完全,并且能够进行训练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部队的训练继承前清,已经成为了传统。要让他们主动的认识到这一切已经过时,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件事情!而且他不是部队长,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忙。他只能让部队大体成型,准备足够的武器弹药送他们走上战场。观念的改变,却需要部队长和军队的高层军官自行去发现改变。幸好这支国防军的高层是一个年轻的团体,他们的头脑还没有僵化,他们还有着足够的热情去学习新生的事务。正因为如此,雨辰才对这支军队充满了信心。

司马湛已经激动的在虎穴作战室内走来走去,脑中纷至沓来的各种念头和想法,似乎都在这个时候闪现迸发。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把握到了未来发展的一些脉搏:“这种因为技术发展造成的局面僵持,还有火力的巨大杀伤能力。在谋略上已经无能为力。需要在军事技术上的进步发展,或者军队战术上面的巨大改善!陆军不能再用一个个营方阵在炮火的支援下扑向敌人的强固工事。整个陆军需要更加灵活的训练,更加主动的作战方式!未来的战事,可能需要营以下的单位承担更大的责任。他们可以在一个广正面发起疏散的进攻。以强悍的小步兵群渗透进敌人的防线,割裂他们,威胁他们的侧翼!甚至可以打击他们补给指挥的节点。这需要新型的步兵,新型的指挥官!军事技术上面,必须要有克制机关枪的武器出现,也许就是重新穿上了盔甲的步兵!”他突然一下愣住:“……步兵不行,他们负重有限……难道给汽车披上盔甲?但是战场上面那种地形,汽车如何能够通过并发起攻击?装甲汽车上海租界的列强军队已经有装备,我观察过,完全不适合用于野战,城市平时维持治安,战时城市防御才能用得上……装甲列车也开不上前线啊!”

雨辰微微的笑了,也许这个时候开始武装一支装甲兵,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呢。在未来欧洲战场上面,也许这就是中国军队让世界震惊的杀手锏呢。规模不需要太大,国力是完全承担得起的。他笑着对司马湛道:“纯如,你有没有看过美国的那些履带拖拉机?”司马湛有些发楞,他还真没见过这些东西。雨辰笑吟吟的也不说破,只是道:“明天你搜集些资料,自己想想。这次战争之后,全军整顿转型的工作,你要挑起来,责任很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