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四十二章 抉择(第4/4页)

蔡锷首先向总部去电:“现在日军主力经过侦察发现集结于胶州湾北翼,目标直指城阳,切断青岛与后方之联系。而我军因为判断失误,北翼掩护兵力薄弱。现从南线转运兵力业已来不及了。现在需要立即动用机动兵团的骨干部队,增援到城阳一线,展开防线,进行抵抗!我军现在已经处于被动。兵力需要尽快使用上去,而在南翼进行掩护的军队,要迅速集中在青岛,抵御日军可能的围攻!”他要求总部除了让他把机动兵团提前使用之外,还要把控制在后方的炮兵团抽调两三个给他。在胶州湾北翼和日军主力展开决战。日军利用滩头毕竟无法大量进行补给,陆军还是很有可能将他们打回去的!但是根据蔡锷判断,现在也应该没有可能将日军赶下海,战事必然要变得漫长而胶着。话里行间,对总参战前的部署表达了很大的不满,但是他也没有提出要追究责任。而是尽快的调整态势,挽回局势。

这时总参,特别是司马湛感到了空前巨大的压力。真的是自己判断失误了么?如果真的是自己判断失误,他会立即承认。迅速调整部署。但是北面就真的是日军主力?虽然一切情报都支持这个判断。如果调整了部署,陆军全面向北运动。那日军要是在南面登陆作战的话,侧背就完全暴露给了敌人。他们沿着胶济线南支线向前攻击前进,那就门户大开了!主力很有可能遭到惨痛的失败!现在究竟要不要,能不能调整部署?

这个最大的选择压力,就放在了他和雨辰的面前。而留给他们决断的时间,同样也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