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九十五章 分割(第2/5页)

“诸君!我们这次参谋旅行,虽然都换了便装,而且也没有马,没有警卫兵。更多的旅行都是只能沿着南满铁路,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掉以轻心!这次我们的参谋旅行,其实就是一次兵备旅行,研究从南满铁路发起攻势,控制中国关外各要地的军事上面的可能性!重要性已经不需要我一再的强调……大家准时用过午饭,就分为三组在大石桥附近进行兵要考察。这里虽然是一个二等小站,却是辽西走廊上面的一个枢纽,东西南北控制的范围很广。又是大凌河以南对关内可能进入关外的军队,有着最好防御地形的所在,请诸君好好考察,集合时间是明天中午十一点两刻。大家在超过了南满铁路二十华里警备线外之后,注意好自己的行踪,遇到中国军警,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南满铁路铁道工程师及测量助手的身份。不要发生冲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本官跟随第一组指导,清楚了吗?”答应的声音都非常的整齐,那个矮壮的日军带头的参谋军官用力的一挥手,这二十多名日本军官迅速的分散行动了。

这一行人就是关东军的参谋军官,日本少壮派军官的代表,关东军的核心。带头的那个军官是关东军大佐参谋主任木村兵太郎大佐,地地道道的对华强硬派。才从陆军军令部兵务局课长职位调任关东军,接手了被认为有失败主义倾向的前任。他也是现在陆军当中,被称为幕后陆相的田中义一大将的心腹。一直作为田中的小团体之一,积极配合他制定全面对华作战计划的一员。陆军在关东增兵到两个半师团的计划,他也是积极的推行者之一。在中日14年谈判过程中,决定日本的中国驻屯军裁减到一个混成大队的象征性规模,他从来都是觉得深恶痛绝。接手关东军这个重要职位之后,他就立即推行了本年度的秋季参谋旅行。因为日本军官在东北往来已经不如以前那么自由,春季参谋旅行几乎是草草进行的。而这次,他几乎集中了全部的关东军参谋军官,准备了假身份,调了两列火车。带着这些参谋军官自带饭包,不要士兵跟随服侍。一路向南满,一路向北满开始了光复以来日本在东北最大的参谋旅行,研究怎么样才能爆发全面冲突的情况下掌握整个东北。战争一定会很快到来的,木村兵太郎大佐这样的坚信。

“大佐阁下,现在奉天省的驻军,在安蒙军全部调走之后。现在只有张作霖的二十七师,还有新成立的四十一师,在吉黑两省有二十九师,还有一个骑兵旅,一个独立步兵旅的军队。在绥远一带有着安蒙军头衔的二十一师和一个新编骑兵旅,作为可以从北票方向直接支援的预备队。在关内,蔡锷统帅的预备军总指挥部因为同时要警戒河北和山东方向,可以抽调增援的部队也不过两到三个师……但是这些力量,对于初期为了最大的突然性起见,只能使用关东和朝鲜部队的我们来说,已经足够强大了。您带我们来看大石桥的地形,是不是因为这里就是隔绝关内外的关键地形之一?下官认为,这里的兵要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有一个强固的师团在这里坚守,锦州方向进入的华军,将望奉天而兴叹。在我强大兵力的侧翼威胁下,华军试图重演经辽河迂回增援奉天的企图也会遭到极大的顾虑。这个地方,必须是一开始就要牢牢控制的!”说话的是关东军一位极其年轻有为的大尉参谋,在木村兵太郎赞赏的目光下,他皱着眉头娓娓而谈,语气里面有着强大的自信。他们站在一处山丘的顶部,看着绵延的东北黑土地。衣襟当风,似乎就站在了未来中日决战的战场上面。

“但是不管怎么计算,现在关东和朝鲜两军,四个半师团的部队也不够第一次突袭所使用的,现在的情况,我们已经不能低估华军的战斗力。不能在战场形成优势力量,对于在敌人本土作战的我军,形成胶着状态,并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张作霖现在作为预备军总部下属的东北警备司令官,统一指挥着关外的三师一旅的华军。这个前马匪一直在加强备战工作,这东北的部队,多为他当初带出来的奉天省军的骨干力量,相当团结。在本土作战战斗力不能低估。为了在战役的突然性上面达成预定,下官以为,我们一定要采取非常规的奇谋出来!”木村兵太郎的脸上全是对后辈的那种欣赏的表情,帝国这样的少壮军官,越多越好!在他的语气当中,已经没有了那种上级的威严,温和的问道:“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奇谋呢?”

“在肉体上面突然消灭张作霖!关外的军队群龙无首,我们就可以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只要一步抢先,就可以在关外占据主动。就算关内的华军增援上来,在东北这个地域,随着我们国内动员的兵力迅速增援上来,那么就可以在东北展开决战!只要能够确保满蒙,削弱华北。那么中国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以后将其限制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下官认为,东北是华军在所必救,而这里也是帝国陆军和华军展开决战的最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