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一百三十五章 意义深远的余波(第3/4页)

在短短的几天里面,政变的余波似乎在表面上略微平息了。但是谁都知道,在东亚的洋面下,暗流正是才开始汹涌起来的时候。世界,在这个时候,真的完全的混乱了。

“……日本政变也许是亚洲近代历史上面最为意义深远的一次事件了。所有当时在高层的国际性人物当中。对这次政变事先既无准备,事发后又只是关注着一些最眼前的事情。也许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最值得关注的事情不是这个吧。但是到了欧洲的战争结束之后。随着时间一年年的过去。他们才明白这是一次多么影响深远的事件了。短暂的日本亚洲帝国,在迅速的辉煌之后,从此就走向衰落。而另一个更加强大的亚洲帝国,在地平线上展露出在当时还很模糊的身影。整个东北亚,将在未来的几年当中剧烈的动荡。而当时西方的政治家们还满足于修修补补维持亚洲当时的格局。却不知道支撑亚洲格局的基础,在有心人的撬动之下,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日本政变看似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对日本这个社会有着深刻了解之后。才知道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西方观察家们也许被日本那些西方化的政治家、和协约国当时的条约,还有成为当时亚洲体系的基础英日条约,还有日本表面的东方式恭顺,甚至大正早期的自由化思潮所迷惑。认为日本已经是一个西方化的现代国家。有着和他们相同的政治架构和价值体系,他们不过要接纳一个因为日俄战争而崛起的小伙伴而已。他足够强大,但是因为国家的资源限制,而不能对他们发起挑战。他们不过会在西方曾经走过的强大的道路上面亦步亦趋。成为他们宰割统治亚洲的一个黄色皮肤的伙伴而已。但是一些对日本有着更深入了解的人物就明白,日本在本质上面,还是一个因为贫穷和匮乏而感到忧心忡忡,甚至觉得愤怒的国家。世界已经被西方瓜分完毕。而他们始终是个迟到的家伙。他们有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却偏偏有着强烈的天赋野心。认为他们的伟大不亚于任何一个最伟大的历史上面的帝国,日本的价值体系至少就代表着亚洲的未来。

如果没有亚洲从1911年突然在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动,日本的这种不安全的感觉也许会隐藏更加长的时间。他们在中国的满洲还有台湾等地区已经获得了利益。他们会耐心的慢慢加强他们的利益,利用中国的资源逐步发展他们的帝国。那个老大帝国会是他们前进道路上面最好的养分提供者。但是突然的,他们在亚洲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受到了太平洋两岸两个巨大国家的围堵。他们那些为了帝国的强盛已经奉献了一切的国民们突然发现,国运就这样急转直下!他们在亚洲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而他们昙花一现的帝国梦的背后,还是只剩下那个局促在火山密布的岛国上面,所有资源都要依赖进口的贫穷国度!这个时候再侈谈什么西方式的渐进发展道路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不日本就放弃他们曾经在亚洲和世界拥有的光荣,成为一个二流国家,看自己的邻居脸色行事。要不就是再次动用他们的武力,为帝国的命运做出最后的努力!当时在台上的政治家感觉到了这种危险的,得到全国共鸣的思想。他们想维持日本和世界的联系,尽量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对于还没有从封建性中脱胎的日本陆军集团而言,这种局面就必须得到改变!整整一代的日本青年,已经在帝国梦当中不知道自己的退路。他们只有疯狂的向前。日本的政治家们采取了一切的手段制止这种变化的发生。但是蕴藏在他们帝国最深处的熔岩,终于将阻挡在面前的一切脆弱屏障摧毁。日本愤怒的武装了起来,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一切现实的和想象中的敌人。为他们的帝国梦想做出最后的努力。

如果没有明治时期的巨大成功,不会有当时的日本帝国,也同样不会有后来发生的事情。这次政变,不过是日本帝国在追求他们帝国最大目标的时候,再遭遇了最大的危机的时候。做出的最后一次总爆发而已。这个命运,早就在明治大帝开始维新强国,在他们对清国发起战争,在他们的邻居也崛起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了。历史有他的偶然性,但是更多的还是必然。

在日本命运剧烈转折的前后,中国那位注定要成为二十世纪传奇人物的雨辰总统,到底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也是一个非常有趣味,非常值得探讨的历史问题。在一切的官方记录当中,这位总统都是试图维持住中日之间的和平关系。并且对西园寺内阁的政策支持到底。甚至不惜损失自己的声望签署了并不算平等的和平条约。但是在历史的迷雾当中,总是有些蛛丝马迹让我们驻足思索,一些晦涩的回忆录,一段若隐若现的文字,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位总统也许操纵了这一切。让日本在他们最衰弱的时候踏入了历史的激流当中。为那个老大帝国的重新发展起来扫清了障碍。一些还没有解密而静静躺在那里的资料,也许就记录了这位总统当时最神秘的计划。如果真的是这样,只能说这个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了解,对当时世界局势的理解,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他的眼光,看到了几十年之后。而这些问题,也许就是历史上再一个无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