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的学生牛逼我知道!……(第3/4页)

楚韵看到王亮一个人还在跑,气喘吁吁的,楚韵问:“怎么你一个人还在跑?”

王亮委屈:“谁让我腿短,连女生都比我跑得快。”

山上的高考冲刺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高中生,剩下的人,有一些往届生,还有几十个想去试试的初中生。在这群学生里面,年纪最小的就是今年秋天刚上初一的王亮。

楚韵笑:“没事儿,你读书早,和你一样读初一的同学都比你大两三岁,你现在的年龄才十一二岁,长这么高已经很厉害了。你多喝牛奶多锻炼,再过五六年,你肯定比穆东长得高。”

“穆东身高都一米八了,我能比他高?”

楚韵肯定地点点头:“肯定行,你爷爷长得高,你爸妈也长得高,没可能你就基因变异长得矮。”

王亮捏着拳头:“都怪我爸,嫌我在家麻烦,早早把我送到学校,同年级的同学,每个人都比我高。”

楚韵笑了:“以后啊,等你长大当爸爸了,就不要那么早送孩子去学校。”

王亮脸红:“楚老师,我还是小孩儿呢。”

楚韵看着王亮害羞地跑开,笑出了声,这小孩儿真可爱。

备考生的每一天都被书本占满了,黑板上每天更新一次考试倒计时,他们的学习就更努力一些,甚至到最后,有学生因为没日没夜的学习病倒了,楚韵觉得,这不是个事儿。

这天早上跑完早操后,楚韵开了会:“我知道你们想考上大学的迫切,但是你们要科学复习,有节制地学习。熬夜多看几页书,并不会让你多提高几分,反而会让你们因为身体疲累,浪费掉第二天的黄金学习时间。我希望你们以此为戒,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这一天之后,楚韵和县高中的老师们晚上开始排班巡逻,专门抓那些晚上还在熬夜学习的。几天后,楚韵办公室放着三十几个手电筒。

楚韵笑:“我们这些学生里面,有钱人还挺多,手电筒都带到学校来了。”

刘校长说:“初衷都是为了学习罢了。”

楚韵强势干预之下,大家每天按照学习安排积极投入学习,黑板上的倒计时,终于只剩下两天了。

第二天,家里在江东县以外的学生要赶回家参考,家就在江东县的学生,还能继续学到考试前一天。

楚春玲他们也要回陵山县,楚韵跟楚春玲妈妈王霞说:“回去陵山县还是按照学校的饮食给他们准备吃的,别大鱼大肉,万一这两天伤了肠胃,那才是得不偿失。”

楚春玲这些年都和王霞相依为命,她在陵山县读书,她妈妈王霞就跟着,她去市里上班,王霞也跟着,她决定到江东县复习参加高考,王霞也跟着来照顾。

王霞点点头:“我知道了,这一个多月辛苦你了,这两天你刚好能好好歇歇。”

“嗯,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马上就是高考,楚韵想歇业歇不了,江东县本地有考点,她也是监考老师之一。

刘校长问:“你山上将近一千名学生,你觉得能考上多少?”

刘校长问了之后,办公室的其他老师都看向她。

楚韵勾唇一笑:“我又不是学生本人,你们问我,我还真不知道。”

陈秋不同意:“少来,我们都这么熟了,能不能真诚点?你要说错了,我们还能笑话你不成?”

其他老师也跟着起哄,楚韵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说。

刘校长试探着问:“算上中专、大专和大学,你说,上线的能有一百人吗?”

“楚韵惊讶:“有这么难考?”

“要不然你以为你?十年啊!你想过有多少报名参考的学生?”

楚韵摇摇头:“分母再大也没用,除了应届高中生,一部分学习好的初中生,以及才毕业没两年的往届毕业生,其他人丢开书本那么多年,这一个月能复习到什么程度你们想过吗?他们大多数人没有老师教导,没有人跟他们说考试重点,甚至很多人连一套书都凑不齐。”

所有的老师沉默了,他们想到了每年寒暑假会计班招生考试的时候,都会来报名的那些知青。会计班一共办了六届,录取了九百四十五人,考上的知青堪堪十七个人。而且,就算勉强考上了,排名都很靠后。

楚韵看向大家:“虽然这话有点残酷,但是事实上,这一次考试,他们大概率就是分母,很难成为上面的分子。”

尤其是,和她带出来的学生相比!

刘校长打破沉默:“你的意思是,你相当看好你的学生?”

楚韵扬起头:“尘埃落定之前,说这个太早,我们等着吧。”

她曾经买过一本知青的自传书,上面提到过高考,她对77年高考的大部分印象都是从这本书来的。

她特意根据作者说的他自己以及周围的知青、亲朋好友的成绩拉出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