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没见过这么宠孩子的!……(第2/3页)

最主要的是,她在香港有了新的来钱方式,也不想掺和这个了。

楚韵其实想劝五爷去南方发展,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人各有志。

楚韵这次给五爷的货不少,至少够他撑到年前,给他留出很长的时间找新的货源,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楚韵走的时候,五爷没忍住内心的好奇:“楚老师,你看,我们以后都不合作了,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把那么多货,神不知鬼不觉地运过来的吗?”

楚韵神秘地笑了笑:“既然神不知鬼不觉,我劝你最好也不要打听。有些事情,知道了对你未必是件好事。”

五爷憨憨地笑:“瞧我这张破嘴,就是随口一说,你就当我刚才放屁。”

楚韵跟五爷挥挥手:“再见了!”

合作的这几年,五爷无数次探究楚韵的秘密,想到脑袋都破了,还是没有想到结果。

这是最后的机会,他问出口了,楚韵没有正面回答他,以至于五爷快要进棺材的前几天,还在跟他的老儿子说,楚韵一定有大秘密。

那时候五爷都七老八十了,他的老儿子才刚刚成年,顿时反问他:“谁啊,你说谁?锦绣东方的老板楚韵?您还认识这样的人物?快带我去认认门,等我大学毕业就去锦绣东方看大门。”

五爷气的拎起扫帚揍儿子,没出息的臭小子,看大门有什么出息,至少要去给老板开车吧!

此时,八一年的初冬,看着还算年轻的五爷,背着手,望着楚韵的背影,咂摸着楚韵刚才那句话,究竟有啥秘密呢?

楚韵这次回北京后,就哪里都不去了,她要准备她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楚韵的论文方向,是写当今国际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出路究竟在何方。

楚韵不仅从国内经济现状进行论述,还结合了国外主要经济体当前的经济政策,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我们的机会在哪里。这个角度,就是范德人说的有国际视野。

学生都这么有国际视野了,老师还能没有?没有那就去学一学嘛。所以,楚韵答辩的时候,好多老师在下面围观。楚韵此刻淡定得一批,有啥问题随便问,二十一世纪搞经济的学生,那铁定不能被这些问题为难住。

楚韵大大方方地完成了论文答辩,她正准备说感谢词下场的时候,最后一排站起来一个人,楚韵定睛一看,是他们学校的副校长。

楚韵谨慎地问:“您有什么问题?”

最好不要有什么问题,答辩都完成了,您现在站起来是几个意思?

副校长微微一笑:“楚同学,你现在可是我们学校的明星学生,北京的锦绣东方一号,上海的锦绣东方二号,你论文中所说的国家经济的出路,都在修房子上?然后再卖个高价?”

楚韵正色:“锦绣东方只会有一号和二号,经济的出路也不在修房子上,而是在发展实业上。”

副校长斯文地扶了一下眼镜:“我们在座的老师,都期待着楚同学能走出一条好路子。”

楚韵点点头,然后试探着问:“答辩完了,那我先出去?”

在座的老师们,被楚韵小心翼翼的语气逗得哈哈大笑。范德人笑骂一句:“看你那点出息!”

楚韵毕业论文通过之后,她从其他老师那里得知,范德人也要辞职了。

楚韵愣住了:“范老师要辞职?”

“嗯。”

楚韵去办公室,没看到人,她又去范德人的家里,楚韵到的时候,他正在待客。

范德人:“站在门口干什么,进来。”

楚韵走进去,脸上带着笑:“不好意思,不知道您这里有客人。”

范德人:“你见过的,进来吧。”

楚韵走进去,这位客人就是范德人在上海给她引荐过的那位,想投资她的锦绣东方,被她拒绝了。

楚韵打招呼:“景立先生,好久不见。”

景立年过四十,保养得好,看起来也是风度翩翩。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站起来,请楚韵落座。

等楚韵坐下,他亲自给楚韵倒茶:“几个月前初次相见,景某居然不知道楚小姐在投资上面如此有心得,如果当时景某说话有冒犯的地方,在这里给你道歉,还请楚小姐原谅。”

景立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带着香港那边的口音,他说话语速慢,道歉的话听起来特别的诚恳。

楚韵喝了一口茶:“当初的我本来就没什么资本,你当时也没什么错。如果我真在香港栽了,说不定还会回头请你投资锦绣东方。”

“不敢不敢!”

两人相视一笑,本来就不值一提的事情,就此烟消云散了。

在商言商,此一时彼一时,说的就是楚韵当时和现在面对的情况。就算他们有共同的朋友范德人,该下手的时候,谁都不会手软。

就比如半年前差点资金链断裂的楚韵,景立看到了吃下锦绣东方的机会。如果有一天,景立势弱凑到楚韵手里了,楚韵也会毫不客气地收下送到嘴边的这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