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三锅佛跳墙!(第3/5页)

哼,一点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去上海这几年,王建业工作忙,楚韵工作更忙。好好聊聊天的时间都少。

回家后的这几天,两人都暂时脱离工作,每天做做饭,聊聊天,有时候,什么都不干,就静静地待在一起。楚韵觉得,这样居然有度蜜月的感觉。

这种感觉和新婚夫妻还不一样,他们两个结婚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走过来,彼此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突然有个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这样待在一起,感情更加浓烈,却万分自然。

他们这样,大概算是心意相通了吧。

第二天王沐去上学之前,跟楚韵说:“昨天我忘了说一件事,罗玉听说师爷他们要过来,她想带她爷爷奶奶过来做客。”

“罗玉爸妈他们都不在家?”

“嗯,只有罗爷爷和罗奶奶在家。”

楚韵:“那你跟罗玉说,你们放了学直接过来,下午三四点钟,我让你们董叔开车去大院接她爷爷奶奶过来。”

“知道了。”

熬了一晚上,佛跳墙的荤香已经很迷人了。为了水蒸气尽量少带走大肚砂锅里面的汤汁,王建业用打湿的毛巾把砂锅冒蒸气的地方围得严严实实。

就算这样,佛跳墙的香味也在无时无刻地勾搭厨房里的人。

楚韵拉着王建业:“不行,我不能呆在家里,我们上午出去逛逛,吃了中午饭再回来。”

“你想去哪里逛?”

楚韵:“兰洁前两天跟我说,东城那边有两块地要拍卖,我们去看看。”

“开车去?”

“开车吧,天气热,倒公交车太累了。”

换了身外出的衣裳,王建业去老董那里拿钥匙,带着媳妇儿,开车去城东。

这时候没有那么精准的地图导航,王建业和楚韵两人对兰洁说的那块儿地方都不熟悉,中间停车找人打听了两次,才找到地方。

地方有点宽,楚韵没有下车,让王建业慢慢地绕着地开了一圈。绕了一圈之后,车子停在原地,楚韵才下车,去附近的副食店买了两瓶汽水。

就买汽水的工夫,楚韵就跟人聊了起来。

“咱们隔壁那块地啊,听说要修高楼,要比香山的锦绣东方还高呢?修那么高的楼,得花多少钱啊?这些钱说不定能买一火车汽水。”

买东西的另外一个客人说:“你知道什么,上海那边的锦绣东方二号才叫高楼,修了八十八层楼,站在楼下望呀,帽子都要望掉了。”

店主不服气:“咱们这里可是首都,你等着吧,迟早要修一栋更高的楼起来。”

八十年代的房子,普遍都是五六层楼高,说到几十层的房子,见过的人少,有十几层楼都觉得很高了。

楚韵:“大姐,旁边这块地腾出来多久了?”

“咱们旁边这块地啊,腾出来也有小半年了。”

楚韵点点头,谢过店主,拿着汽水回车上。

楚韵拧开汽水递给王建业:“渴了吧,赶紧喝,喝完我们去下个地方。”

之后,夫妻俩又开了半个小时车,又去了另外一块地,那块地原址上还有一片没有拆的砖房,里面还有人在住。一打听,说是搬迁的钱没谈拢,人家不愿意走,还拖着呢。

看完地之后,楚韵跟王建业说:“我觉得第一块地更好,你觉得呢?”

王建业嗯了声:“政府想修高楼,你说地段好想建商场,人家能答应?”

楚韵笑了笑:“这有什么,下面十层楼建商场,上面的高楼建写字楼,不冲突。”

地段楚韵看得上,就看价钱合不合适。

这会儿已经中午了,两人开车找了一家饭馆去吃午饭,吃完午饭就回家。大中午在外面晃荡真够热的。

两人回到家,额头上都是汗,楚韵小声嘀咕:“汽车没空调像话吗?”

王建业无奈:“你等等,等我有空研究研究空调,先给你做一个。”

楚韵笑了起来:“我就随便说说,你先忙你紧要的工作,我不着急。等我下次去香港,打听打听有没有国外的进口车带空调的,咱们买两辆回来。”

王建业牵着楚韵的手进屋:“汽车上装空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

楚韵:“我不记得了,好像是五六十年代发明出来的?”

两人回到家,先回屋洗漱换了身衣裳,被院子里的凉风一吹,顿时心都静了。

等到三点,估计罗家老爷子老太太午觉睡醒了,老董开车去接人。把老两口接回来,五点半的时候,老董开车去接纪明他们。

这一次见罗老太太,老太太的头发已经白完了,彻底变成一个银发老太太。

老太太是个利索人儿,满头银发挽成一个发髻,用银簪子别脑后,穿着一身宽松的长裙,看起来特别有气质。

楚韵夸她:“哎呀,我老了也能变成您这样,我就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