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圣父小叔子(第2/7页)

这是一种迷信,可也是一种心理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当年欺负过辱骂过那家人的人。

肖妈和肖默去灶房忙了,肖乐和莫书记坐在火堆前,谁也没说话。

火烧得很旺,屋子里也很温暖,可莫书记却心情沉重,“害死他们的是流言。”

“是啊,”肖乐扒拉出一个烧好的红薯,鼓起腮帮子吹了吹上面的灰,接着把那热乎乎的红薯放在莫书记的手心。

烫得莫书记赶紧放在一旁。

“小同志,你想趁我不留神烫死我?”

见他总算不再纠结之前那事儿后,肖乐笑嘻嘻地看着他,“莫书记,其实这事儿很简单的,你造桥的目的,无非是想让河两岸的人都能更快地到达对面自己想去的地儿。”

“是。”

莫书记点头。

“可他们不愿意啊,那就修路嘛,你和队长可以开个会,让他们自己选,是造桥还是修路,要是选择修路,那就出力,干活儿,累也是他们自己选的。”

肖乐摊手,“这要是强制造桥,生出的事端多,而且和我妈说的一样,那桥就算在那,也不会有人愿意从桥上过,费时费力,又何必呢?”

莫书记定定地看着他,肖乐摸了摸自己的脸,“是不是觉得我可俊了?”

“嗯,小同志容貌甚俊。”

莫书记展颜一笑,看得肖乐小脸微红,“莫书记更俊。”

“咳咳。”

莫书记耳根略红,装模作样地拿起那还有些烫手的红薯,细细剥开外皮,露出金灿灿的薯肉,咬上一口顿觉满口香甜软糯,十分美味。

“好吃吧?这里面还有五六个呢,”肖乐也给自己扒拉出一个小红薯,和莫书记坐在一起吃。

莫书记被留下吃饭,他之前吃了两个红薯,这吃饭时也没吃多少。

没几天,村里开会,因为天冷,又下了雪,所以每家每户出一个人过去开会就是了。

肖乐家是肖默去的,本来肖默让肖乐去,毕竟他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时间在家,得让肖乐撑起来,可肖乐一出去就冷得打哆嗦,院子都没走出去呢,就在那哭爹喊娘的。

甚是丢人。

肖妈一咬牙,揪着某人的耳朵进了火房,让肖默去开会了。

“你说你,都这么大的小伙子了,怎么比淑芬还娇气啊?”

“妈!我哪里娇气了!”

肖淑芬不满。

一旁打毛线衣的杨绣绣哈哈一笑,“小叔啊,往年也不见你这么怕冷啊,今年的天我觉得还没去年的冷,你咋怕成这样?”

肖乐捧着脸,视线放在杨绣绣竹篮里的线上,“也不知道怎么的,自打被蜜蜂蜇了后,就怕冷得很。”

谎话连篇,就是不想出去而已。

可其余人信了啊!

肖妈皱眉,“要不去医院看看?可别落下病根,你以后咋娶媳妇。”

“等默哥回来就让他带小叔去县城。”

“二哥,你咋不早说呢?”

见动真格了,肖乐赶忙摆手,“就是有一点点怕冷而已,不影响生活,可能是今年没好全,明年或许就好了,真的,我没感觉身体不舒服的。”

见他再三保证,而且面色红润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儿后,肖妈几人才略过这个话题。

“哟,都在火房呢,”门外传来一熟悉的声音,肖乐把火房门打开一看,外面来了两个婶子,“三婶儿好,四婶儿好。”

肖乐把二人请进火房。

肖妈斜看了二人一眼,“家里就没事儿让你们忙?隔三差五就来找我。”

那两个婶子听到这话也不生气,三婶儿大咧咧地坐下,“家里老头子念叨得很,听得烦了,索性到你这透透气。”

“又念叨他小儿子?”

“可不是吗?这快过年了,想得很呢,可人家呢,在县城做上门女婿舒舒服服的,回咱们这老山林里做什么。”

肖妈闻言摇头,又看向沉默的四婶儿,“你又是怎么了?”

肖乐看过去。

四婶儿双眼一红,开始哽咽不已,大伙儿早就习惯她的说话方式了,于是火房的人听了她半个小时不停歇的抱怨。

抱怨丈夫不贴心,抱怨儿子不懂事,抱怨儿媳妇顾着娘家不顾着婆家叽里咕噜……叽里咕噜……

肖乐听得打瞌睡,反观大嫂和小妹,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啊,时不时还问上两句。

说着说着,又说起莫书记。

“这莫书记也真的闲着没事儿干,造什么桥啊。”

三婶儿眉头紧皱,“当年的事儿,也不好意思跟人说,毕竟是我们村的……”

说不上是丑事儿,可当年老队长……就是因为这件事没多久就不是队长了。

“三婶儿,莫书记就是不知道当年的事儿,所以才一心想着解决两河岸少走弯路的事儿,他是真心为咱们着想。”

肖乐有些护短地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