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捐输(第2/2页)

大明的规矩就是养着亲藩勋贵不能动,二百多年就没有这种先例,后来崇祯穷极了,想在勋亲中借助,结果碰的一头包,皇子都死的不清不楚,而崇祯一心要借助的勋亲人家,就是眼前这位李娘娘的后人武清伯的家族了。

惟功能主动提出报效银子,在皇室眼中简直就是勋臣中的异类,由此也大获皇室的欢心,至于勋戚会不会议论,抱着皇室的大腿,惟功才懒得理会。

倒是此时万历突然问着涉及朝政的话题,惟功感觉十分意外,只得斟酌着答道:“臣听说内阁不大赞同……张先生最近在清理刑狱之事,赦免之事,似乎与法理有悖,所以张先生反对此事。”

李太后点头道:“张先生已经有密揭送进来了,刑狱有常,虽然有慈心,也不能败坏国家法度。他这么说,只能依他了。”

有关赦免死囚人犯之事,其实太后已经和内阁扯了几次皮。很明显,太后非常信佛,放生蛇龟之类已经不大过瘾,颇想救一些人命来积攒功德。

这事儿要是在张居正和高拱之前,多半是小事,内阁不会认真顶牛的,徐阁老和严阁老都是和稀泥的高手,区区几个死囚,犯不着得罪太后。

但张居正最近的工作重点就在清理刑狱上,不准妄杀妄判,要提高司法机关的办事效率的同时,也杜绝冤狱。同时,也是要尽可能尊重法律精神。

这在明朝是很难得,而毫无疑问,这种拒纸的态度会令太后心生不悦。

万历冷笑一声,道:“娘娘千寿赦几个囚犯算什么,前朝都有故事的么,偏张先生就这么固执,硬顶着不办。”

“你不必多说了。”太后制止他道:“虽然吾心中不悦,但张先生还是有道理的。”

万历又转向张惟功,问道:“你怎么看这件事?”

惟功无奈,只得答道:“太后要赦是慈心,张先生要杀是讲法度,臣年幼,不知其可。”

“滑头!”

万历和太后都是熟知史事的,当即大笑起来同,便是潞王也莞尔一笑。

这个答复,是当年明太祖和皇太子朱标关于杀人之事的争执,太子要饶,太祖要杀,于是问大臣茹太素,太素的回答,便是惟功现在所说。

一时阴云散去,皇帝和潞王一并陪太后吃饭,张惟功却是没资格上前的,只能在一边站班。

待皇帝吃毕后,向太后辞行,潞王因笑着对张惟功道:“听说你请假去看俞大猷俞帅,怎么样,看到没有?”

“还未曾得见。”

“见着了,得空讲与我听听,我对他也很好奇。”

“是,臣遵殿下令旨。”

出门之后,万历阴沉着脸上舆,问惟功道:“他怎么知道你要见俞大猷?”

这两年多来,皇帝和潞王的关系已经日趋紧张,原因则很简单,潞王是他身后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太后多次将皇帝罚跪,甚至一怒之下曾经有说起过要废皇帝立潞王的话,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影响还是造出来了。

惟功安然道:“臣请假了啊……请假当然要和襄城伯说明理由,消息自然就传开了。”

“哦,原来如此。”万历知道自己想左了,抱歉的对惟功笑笑,很体贴的道:“你饿了是不是?”

“臣侍皇上左右,不敢言饿。”

“哈哈,不敢言还是言了,你食量大,今日在宫中吃吧,替你家里省一顿嚼谷。”

“臣谢恩。”

皇帝每天的伙食费是三百多两银子,一个月一万挂零,一年十来万,皇太后亦是相当,或是有皇后,则减半,后妃,再减,但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皇帝,只是温火膳做出来味道不好,皇帝很少叫御膳房的伙食,多半是到太后那里开小灶。

到得乾清宫,惟功却不嫌弃,坐下来大快朵颐,他狼吞虎咽的吃法万历见了多次了,但每次都看的津津有味。

见惟功将一整条羊腿轻松下肚,万历万分羡慕的道:“真不知道你这肚皮是怎么回事,吾就难得有吃饭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