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敛财(第3/4页)

底下众商人中,做着这方面业务商人点头微笑不语。

“再比方,从冀京拉上香油、海盐、茶包,运到益州,从益州拉上丝绸、香料,再回冀京,来回六个月,期间的关税、城税,又要多少?”

富商内有些人抚摸着胡须算了一下,暗自点了点头,但是依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五万两买一张路引,有点贵了。

虽说稳赚不赔,但是赚得少,打个比方,假如一年一支商队要支付的税收要六七万两银子,如今因为花了五万两,买了神武营的路引,可以不必再支付各地的税收,那也仅仅只是多了两万罢了。

他们辛辛苦苦一年才多得两万,而东公府什么也不用做,就得五万,也难怪有些人心中有些不舒服。

或许是猜到了众人心中的想法,谢安笑了笑,站起身来,随意地走到一位面带不渝之色的商人身旁,拍了拍他肩膀,笑着说道,“老哥贵姓?”

“不敢……草民贱姓韩……”

“那就是韩老哥了,”谢安笑了笑,望了一眼都用目光望向这里的众商人,轻笑说道,“韩老哥啊,倘若小子有一日与你外出逛街,在路上捡到十两无主的银子,商议一番后,我二人打算分了他,但是呢,小子又贪心,要其中的九两,只分给老哥一两……摆在老哥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老哥收下那一两,小子得九两;要么,老哥嫌我贪心,一气之下,连自己的那一两索性也不要了,如此,我二人只能将这无主的十两银子上缴给卫尉署,如此一来,小子也就没了那九两,而理所当然的,老哥的那一两,也就没有了,试问,这一两,老哥要是不要?”

那位韩姓的商人一脸不解之色,疑惑地瞅着谢安,继而眉头一展,笑着说道,“当然要!——收下好歹还有一两,若是拒绝,可就连一两都没有了,损人不利己啊!”说着,他站起身来,朝着谢安拱手抱拳,满脸惊叹说道,“非谢小哥点明其中之事,老哥恐怕还当局者迷……小哥不去行商,实在是可惜了!——这一两,我要了!”

而这时,底下其余的商人也逐渐明白过来,毕竟是在这行业摸爬滚打的人精,哪里会不明白谢安话中的深意,甚至于,在明白过来后,对于说出这番道理的谢安,心中更是高看了几分。

有了第一个人,此后的事,就顺利许多了,在偏厅内的商人,纷纷出府通知了等候在府外的家仆、家丁,叫他们回自己府邸准备银两,有些心急的,甚至骑了马就往自己府上赶,毕竟谢安有言在先,朝廷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察觉,倘若在朝廷察觉之前,他们已从东公府购得了那些路引,朝廷自然无话可说,但倘若朝廷快上一步,那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当然了,对于东公府而言,亦是如此。

前后不过大半个时辰,这些商人纷纷去而复返,用银票交易了路引,有些是国字号钱庄的银票,有些是他们自家钱庄的银票,但不管怎样,那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银子,毕竟商人以诚信为本,哪怕是砸锅卖铁,他们也不会昧他人半两银子而坏了自己的招牌。

其中,有买一张的,有两张的,也有买三张的,但是当谢安提出买四张可白送一张后,那些位商人的热情顿时被激发了出来,以至于那两百份左右的路引,竟然一售而空。

毕竟他们是商人,知道这等商机不可错过,就算自己用不到那么许多,难道还不会卖给其他人么?又不是只有冀京才有他们这样家财万贯的商人。

总而言之,东公府众人的忙碌没有白费,那两百张薄纸,换成了大约七八百两银票,将那只铁皮木箱塞得满满的。

“我不会是在做梦吧?”望着那箱子里白花花的银两,项青难掩脸上的喜色,回顾梁丘舞欢喜说道,“小姐,这足足可抵我神武营四五年的军费了,要不是谢兄弟说太贪心会惹来朝廷不满,我真想再去赶引几百份……”

“嗯!”梁丘舞眼中亦露出几分喜色,连连点头说道,“回头召集全营将士,补发这些年来削减的军饷,且犒赏全军……”

“不太合适吧?”老成的严开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说道,“我军今日占了大便宜,就算朝廷日后不追究,弄地太张扬也是不好,犒赏全军就算了吧,补上这些年削减的军饷,再增加一些也就是了,否则弄得太张扬,难免会有小人在背后说闲话……”

“这倒也是!——那就这样!”梁丘舞点点头同意了严开的观点,继而转过头,望着谢安欢喜说道,“安,此次多亏你了!”

“哦……”谢安望向梁丘舞的目光,依旧有些闪烁,趁着梁丘舞与吩咐众人的时机,他悄悄将项青拉到了一旁。

“三哥,我跟你说一件很紧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