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李寿的战斗(一)(第2/4页)

而李寿、谢安、王旦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三皇子李慎,早在数年前就开始着手这件事,并顺利地拉拢了六皇子李孝、七皇子李彦,三人暗中抱成一团,联合抵御太子李炜的滔天权势。

而且这件事李慎做的相当隐秘,就连长孙湘雨也不曾知情,若不是李寿早些日子听她的建议,上府来拜访李慎,恰巧撞见其余两位皇子急匆匆从府外走进来,恐怕还要被蒙在鼓里。

其实那时,六皇子李孝与七皇子李彦之所以那般焦急,无非就是听说了他们安插在西征军中的亲信,在函谷关外被洛阳叛军逐一狙杀的消息,觉得这是太子李炜借刀杀人之计,因此这才急着来与李慎商议。

事后,李慎不难想象也狠狠训了这两个冒失的家伙,不过说实话,对于这件事不知情的恐怕也只是李寿、谢安、长孙湘雨这些人了,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是置身于朝廷权利争斗的漩涡之外,只是局外人罢了,至于太子李炜,则多半是知晓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是什么能够张扬的事,倘若弄地动静太大,太子李炜叫御史监参李慎一本,李慎恐怕也百口莫辩,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李慎才对李寿这般客气吧,毕竟李寿好歹也是封王的皇子,他李慎还不至于杀人灭口,最好的办法,便是将李寿也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当中。

在以往,李寿或许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他李慎也懒得招揽,但如今可不同,李慎很清楚,新任的大狱寺少卿谢安便是自己这位九弟的心腹,尤其当他听说在殿试之上,那谢安在天子面前大为露脸,还使得梁丘舞、长孙湘雨、阮少舟、南国公吕崧等冀京举足轻重的人物出面义助谢安,心中更是惊喜万分。

梁丘舞何许人?那可是大周冀京最高战力,是冀京四镇之一,手中握有东军神武营两万骑兵,四皇子李茂为何远在北疆,但其声望还能在冀京军方、兵部如日中天?

说白了,一句话,李茂的威名,有四成来自于这个女人。

炎虎姬这个名号,甚至要比这个女人从二品的官位更为耀目。

而长孙湘雨、阮少舟,那更是长孙家势力的领军人物,而长孙家,恰恰就是朝廷的中立派,不偏不倚,尚未声明支持哪一方,倘若有幸能得到长孙家的支持,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

至于最后的南国公吕家,本来李慎也是垂涎不已,只可惜,之前与洛阳叛军一役,吕家损失惨重,长子吕帆战死不说,就连南军陷阵营亦是折损大半,即便天子从始至终没有说一句指责、问罪的话,反而是好言安抚,但是谁都知道,南公府日后的声势,显然会大打折扣,再难以与东公府等其他三镇相提并论。

不过归根到底,南公府吕家眼下依然是四镇之一,虽然此后不比以往,但倘若能得到吕家的暗中支持,李慎又岂会轻易放过?

啊,李慎之所以想拉拢李寿的原因,只是在于谢安,就算梁丘舞、长孙湘雨等人在殿试时义助他只是巧合,他李慎也要拉拢李寿与谢安,毕竟大狱寺少卿这个职位,那可是举足轻重的。

别看只是少卿,可谁都知道,大狱寺正卿孔文那老头子,已年近七旬,说句不客气的话,活不了几年了,而谢安既然能通过那个老头的考验,那么日后,待那个老头辞官告老、或者一命呜呼,谢安毋庸置疑便能摇身一变,成为正三品的大狱寺正卿。

那可是九卿之一啊,这些年来,李慎连散官都尽力拉拢,又会放过这位未来的九卿?

而让李慎感觉颇为舒坦的是,李寿似乎也有想投靠他的意思,话语中的矛头直指太子李炜,满脸恼色地指责太子李炜欺人太甚,隐隐有种走投无路,像投奔他的意思,直听地李慎眉开眼笑,心中暗喜。

“小九所言极是,”既是附和李寿的话,又是宣泄心中的苦闷,李慎叹了口气,摇头说道,“自父皇叫太子暂督朝政起,我们这位好二哥便愈发放肆了,党同伐异、陷害忠良……还有其母,那个贱人在宫中亦是那般嚣张跋扈!”最后这句,他多半是听说了自己在宫中的生母眼下的处境,因此愈加不忿。

“谁说不是呢!——小弟自知身份,从未想过要介入皇嗣之争,只想安安稳稳过完这辈子……可即便如此,二哥依然还不肯放过小弟,每逢遇见,百般嘲讽奚落不说,更叫宗人府克扣我安乐王府月俸……”说到这里,李寿已气地满脸涨红,神色激愤。

“小九莫要激动,莫要激动……”虽然是这么劝,可李慎心中却是暗喜,他哪里知道,李寿所说的这些话,都是谢安教他的。

正如长孙湘雨所言,谢安在拉拢人心、挑拨离间、哗众取宠等方面相当拿手,不比她逊色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