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各方态度(一)(第2/4页)

“哼!不过是仗着身边有几个可用之人罢了!朕听说小九与那谢安交情极好,谢安乃伯轩那倔牛的孙女,乃我大周首屈一指的猛将,当年北伐时的功臣,手握东军神武营两万骑兵,再加上你徒孙、孙女二人的智慧,岂会敌不过洛阳的叛军?——这也叫有胆量?”说到这里,天子脸上露出几分苦涩笑容,微微摇头说道,“啊,你说的不错,他确实有胆量,敢直言说出那一个[恨]字……”

“那陛下打算如何为之?——眼下寿殿下可以说是彻底得罪了太子殿下,倘若陛下不闻不问,太子殿下很有可能会将寿殿下派往洛阳……”

“啊,”天子点点头,补充道,“再者,老二也不蠢,绝不会放任东军神武营去帮忙小九,多半会以各种理由将东军神武营以及梁丘家那个小丫头留在冀京……”

“而叛军那边,还有一个武艺堪比项王殿下的猛将……”

“唔,”天子点了点头,继而淡淡一笑,暗藏深意地说道,“恨朕之前,且思忖自身能否比朕做得更好!——若办不到,就没有资格来恨朕!”

仿佛是听懂了天子话中的深意,胤公惊愕说道,“陛下不打算插手?”

“啊,朕不打算插手,叫朕这帮不成器的儿子们去闹吧,至于小九……既然他有意要介入皇嗣之争,那朕便成全他!”

胤公微微皱眉,摇头叹息道,“如此,实在是辜负了九殿下名字中那一个[寿]字……”

“……”天子闻言瞧了一眼胤公,没有说话,过了半响后,忽然岔开话题说道,“对了,宣文,朕总觉得伯轩这次突然回河内修祖坟,有些蹊跷……”

“何话怎讲?”

“前一日朕还找他下棋,说说笑笑,次日,这老不死的家伙就日夜兼程赶到河内去了,朕也派人问了他家那个小丫头,梁丘舞那个小丫头说,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不过有提到,那个老不死的,似乎收到了一封信……”

“信?”胤公愣了愣,微微皱了皱眉,诧异说道,“难道就是因为这一封信,伯轩甚至来不及向陛下辞行,慌忙赶回河内祖籍去了?”

“这个朕也不知……倘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么那封信的内容,恐怕就不是那般寻常了……”

“唔……”

与此同时,在大狱寺官署后的衙房中,谢安正一脸难以置信地望着李寿。

“不是吧,大哥?你真的那样回答了?”

“是……啊……”李寿有些心虚地低头装作喝茶。

谢安无力一扶额头,直直望着李寿,在沉默了许久后,双手虚空抓了几下,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我说寿大哥、寿殿下、寿大爷,你这是要作死啊!——到底中了什么邪,你才会说出那样的话啊?”

望着谢安激动的神色,李寿连忙辩解道,“我……我也不想啊,我也揣摩了啊,心中思考如果是你的话,究竟会怎么说……”说着,他便将当时心中所想的话跟谢安说了一遍。

谢安听罢心中一愣,有些不解地说道,“对呀!——直接否认不行,就是应该装傻!——这不是想地很好么?你为什么不这么说?”

“我也不知道啊,”李寿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讪讪说道,“我心里明明就是那样想的,可一张嘴就……就变成那样了,我有什么办法?”说到最后,他有些心虚地望向屋内的众人。

“别说得理所当然似的!”谢安无力地扶着额头。

“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哟!”由于闲着没事便来看望谢安的长孙湘雨,唯恐天下不乱地在一旁煽风点火。

“也……也不能这么说,”见李寿满脸尴尬之色,王旦连忙帮着说道,“至少先前都相当完美,对不对?”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转头望了一眼李寿,压低声音,一脸为难地说道,“殿下,此举确实有失计较……”

李寿张了张嘴,哑口无言,转头望向谢安,说道,“谢安,我的事,你最清楚,我会那样说,也情有可原,对不对?”

“再怎么样你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谢安郁闷地望着李寿。

要知道昨日,他与长孙湘雨费了多大的劲,才替李寿准备这么一套堪称完美的方案,还反复让李寿在他二人面前演示,直到不出任何差错。

结果倒好,短短两个字,便将他们先前所有的辛苦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想到自己昨日撇开了梁丘舞以及伊伊,与长孙湘雨一同帮李寿出谋划策,费心费力不说,还百般不舍地克服了让梁丘舞夜宿在他房中的诱惑,或者是让伊伊夜宿在他房中诱惑,甚至是让二女一同夜宿在他房中的诱惑。

大被同眠,这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事!

一想到这里,谢安就觉得自己冤得慌。

“谢安,好闷哦……对了,我听说阜成街新开了一家糕点铺子,你带我去!”长孙湘雨在一旁没心没肺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