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初掌兵:援军?谁的援军?(第3/4页)

“没办法,”在唐皓疑惑不解的目光下,谢安一边逐一替唐皓等将满上了杯中的酒,一边耸耸肩苦笑说道,“在谢某的故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获得怎样的报酬,就势必要承受怎样的风险……既然谢某要说降唐将军,就势必要向唐将军证明谢某的诚意,倘若躲在后面,似唐将军这等豪杰,又岂会心服口服?”说到这里,谢安故意瞧了一眼唐将军,笑着说道,“眼下可是唐将军发难的最好时机哟,本官不过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将军若要拿下本官,不费吹灰之力……”

“……”唐皓皱眉望了一眼谢安,却没有任何动作。

见此,谢安哪里还会不明白,拱手一礼大拜,说道,“望诸位将军悬崖勒马,莫要一错再错!——倘若将军是为此宴席之事而耿耿于怀,谢某在这里,向诸位将军赔罪了!”

望着谢安对自己等人一记大拜,唐皓再也难以无动于衷,连忙站了起来,伸出双手扶住谢安双臂,继而长长叹了口气。

“大人……真是好手段!——唐某心悦臣服!”说着,他一撩身上甲胄的下摆,单膝叩地,跪倒在谢安面前,抱拳沉声说道,“罪将唐皓,愿降!”

见自家主将如此,唐皓麾下那七八名将领,亦起身跪地,口称愿降。

不得不说,此刻的谢安心中是何等的欣喜,连忙伸手扶起唐皓,连连说道,“唐将军请起!诸位将军请起!——来来来,趁酒尚温,本官先敬诸位一杯!”

“岂敢……”唐皓等人连忙端起酒盏。

弩手们,退了下去,而先前收缴的兵刃,也由谢安亲自逐一归还了唐皓等人。

不得不说,这个举动,当唐皓等人心中感动之余,颇有些不知所措,想了想后,一个个都将各自的佩剑放在相当显眼、且不便于取剑的位置,借以表示自己的心意。

这一切,谢安清楚看在眼里,说实话,他之所以要亲自将这些佩剑归还原主,这本来就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手段。

酒席继续进行下去,与方才所有不同的是,谢安以及周军的将领们,也加入了其中。

起初唐皓等人还感觉有些不适应,不过不得承认,酒确实是一个能拉拢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东西,只不过一巡酒后,屋内的众人,便好似已经忘却了方才的尴尬。

“对了!”忽然,唐皓好似想到了什么,一抹嘴角的残酒,抱拳正色说道,“此番罪将率四万兵马援助谷城,眼下函谷关兵力,尚有……”

然而,他的话尚未说完,就被谢安打断了。

“唉,”朝着唐皓摆了摆手,谢安笑着说道,“这顿酒席,乃是为替诸位将军弃暗投明而设,倘若掺入了公事,岂不扫兴?”

不得不承认,谢安这一手以退为进相当高明。

难道他当真不着急了解函谷关的局势么?

当然不是!

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做,在他看来,只要唐皓等人真心实意地归降,他迟早会了解函谷关的情况,既然如此,何必追问?还不如暂且放下这些事,好言安抚唐皓等人,化解他们因为新降而产生的不安、紧张等情绪。

果不其然,听到谢安这番话,唐皓等人愣了愣,对视一眼,难掩眼中喜色。

而且,谢安的招数还不止如此……

与屋内众人一道满饮了一杯,谢安抹了抹嘴角的酒渍,轻笑说道,“哦,对了,有一事倒是要提一提……”说着,他顿了顿,回顾苏信说道,“苏将军,功勋簿可曾带着?”

苏信抱了抱拳,说道,“如大人所嘱咐的,末将带在身上呢!”说着,他从随身携带的小布包中,取出一本薄薄的本子,继而又取出一支笔,笔尖在舌上蘸了蘸唾沫。

见此,唐皓眼中露出几分莫名其妙之色,而当他注意到欧鹏、张栋等人聚精会神、面带喜色地望着苏信手中的功劳簿,心中更是不解。

“本官记得,眼下张栋将军以及欧鹏将军的罪刑,差不多已减至流刑了吧?”

“是!”苏信点了点头,望着功劳薄上所记录的文字,说道,“眼下,欧鹏将军等人有举兵投诚一功,是故,全军将士罪刑从凌迟减为斩首,而欧鹏将军本人计两功,为流刑三千里……张栋则有投诚以及谷城说降欧鹏将军共计两功,是故全军将士罪行从凌迟减为流刑三千里,张栋将军本身计四功,为流刑两千里……”

“好!”谢安微微一笑,在环顾了一些屋内众将后,说道,“再添一笔,欧鹏将军与张栋将军助本官说降唐皓将军有功,欧鹏将军麾下将士,改判流刑两千五百里,欧鹏将军改判流刑两千里,张栋将军全军将士改判流刑两千五百里,张栋将军本人改判徒刑三年……”

听着谢安这番话,欧鹏与张栋等人对视一眼,忍不住露出几分喜色,反观唐皓等数将,惊愕之余,面露倾羡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