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军凯旋(一)(第3/7页)

孔文闻言冷笑说道,“莫非褚大人认为本府徇私?”

“难道不是么?”褚熹面无表情说道。

孔文双眉一立,微怒说道,“既然如此,褚大人不妨向御史监提交此案文书!”

褚熹微微皱了皱眉。

谁都知道,大狱寺是大周最高审讯机构,几乎所有的案例都要经过大狱寺审理,哪怕是御史监,也没有直接审讯犯事官员的权利,说白了,御史监只负责监督、弹劾、免职,而审讯这一道程序,还是要经过大狱寺,也就是太子李炜为何几次三番要将势力渗透到大狱寺的原因所在。

换句话说,就算褚熹向御史监提交文书弹劾孔文也没用,毕竟孔文是大狱寺卿,虽说归属于刑部,但却是极少数能够直达圣听的官署,而反过来说,能审讯孔文的,也只有当朝天子。

而孔文是什么人?

那是在大狱寺卿这个位置上坐了近二十年的朝中老臣,期间为了大狱寺那[正大光明]的牌匾,兢兢业业且不说,更因此得罪了许多人,弄地家破人亡,可谓是整个大周最铁面无私的朝臣。

要说这位老爷子会徇私,天子李暨第一个就不信。

“好了好了,”见褚熹、孔文这两个老头子吹胡子瞪眼,李暨摆了摆手,没好气说道,“都半截入土的人了,火气还这般大……大军到哪了?”

兵部侍郎长孙靖闻言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启禀陛下,算算日程,差不多应该过豫、冀边界了!”

“好!”李暨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派快马知会,叫大军屯于钜鹿,有功之士,自永安门入京,叫城内百姓夹道欢迎!——那一干弃暗投明之叛将,赴大狱寺受审,就按谢少卿的主意,按律处置,以功抵罪……至于谢少卿僭越专权之罪,就由孔爱卿亲自审讯教诲!——孔爱卿?”

孔文闻言叩拜于地,沉声说道,“臣领旨!”

在殿内众臣面面相觑之余,胤公微微一笑。

什么叫审讯教诲?

还是由与谢安关系不错的孔文亲自审讯?

言下之意,皇帝就是想让孔文口头警告一下谢安,叫他以后莫要再这么大胆,毕竟私自与叛军交涉,立下那种约定,那可是远远超出了他职权范围的事。

反过来也足以证明,天子李暨丝毫没有想要查办谢安的意思。

其实谁都知道,今日之事,不过是太子李炜见李寿、谢安二人顺利剿灭叛军,心中不渝,故意挑事罢了,只不过,谁也没有说破。

“爱卿平身吧!”抬手虚扶孔文,请这位老臣起身,李暨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至于东军上将梁丘舞私自率军离京之事……据说,那头在河内蹲了年逾的老迈猛虎不日将要回京,就由他来处置吧!”

“咦?”胤公愣了愣,抚了抚胡须,心下不禁有些欢喜。

终于要回来了么?

三十年前大周第一猛将,[河内之虎]梁丘亘、梁丘伯轩!

嘿!有好戏瞧了……

——数日后,广平——

继西征周军攻克长安后距今已过二十余日,在这二十余日里,十五万西征周军押解着多达八九万的叛军俘虏,从长安、洛阳返回冀京。

沿途,谢安当初叫其留守各城的守军,亦陆续回归军中,以至于队伍越来越壮大,至大梁时,已逾二十余万,这还不包括近十万的叛军俘虏。

按照大周律法,这多达三十万的军队中,除八万西征正规军外,其余二十余万都要按论处,包括最初投降谢安等人的十二万余叛军。

因此,至大梁后,谢安便缴了那二十余万叛军的武器,叫步白、石晋等人领八万西征周军看管,只带着张栋、欧鹏、唐皓、廖立、马聃、吴兴等人并五千余东军,押解着王褒、秦维、康成等二十余罪不容赦的叛军将领,轻装返回冀京,至于那二十余万叛军,则留在大梁等待消息。

毕竟,比起张栋、唐皓、马聃等人而言,那二十余万叛军只不过是小兵士卒罢了,如果张栋等人的罪行都能够赦免,又何况是他们麾下那些士卒?

大周弘武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谢安等人轻装急奔,来到了广平。

尽管天色尚早,但是谢安却打算在此歇息一日,毕竟今日乃是[岁除]。

所谓的岁除,指的就是一整年的最后一日,而这一日的夜晚,便叫做[除夕],只要过了这一夜,便大周将告别弘武二十三年,而迎来崭新的一年。

因此,对于整个大周的子民而言,除夕夜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日子。

在这个夜晚,大周国民都会早早地结束一日的辛劳,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不过对于谢安等人而言,他们暂时是无法享受到这份温馨了,毕竟似张栋、马聃等人的家眷,此刻远在长安、渑池一带,倒不是说谢安不近人情,只是皇命难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