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两个人的世界(二)(第3/4页)

那管家闻言面色大变,张大着嘴傻傻地望着长孙湘雨。

“看来猜对了,”长孙湘雨轻笑一声,带着几分讥讽,淡淡说道,“不过拆字谜而已,易如反掌!——这等灯谜也拿得出手?”

那管家面红耳赤,张张嘴说不出话来,而旁边围观的百姓亦是目瞪口呆,要知道,长孙湘雨几乎是在一瞬间就道出了谜底,这是何等的厉害。

望着这个女人淡然的神色,谢安倒是明白了,别人是先看灯谜的难度,再选择彩灯,而这个女人则不同,在她眼里就只有那些彩灯究竟好不好看这一条标准,因为,没有能难得住她的灯谜。

那位管家一脸尴尬地将三盏彩灯亲自取来,恭恭敬敬递给长孙湘雨,长孙湘雨歪着脑袋比较了半天,将较次的两盏随手就赠于了旁边道贺的百姓,继而与谢安一人提着一盏彩灯,笑嘻嘻地离开了。

望着她一脸兴致勃勃地拎着手中的彩灯东晃西晃,谢安心中好笑之余,由衷称赞道,“湘雨,你真的很厉害……”

左手牵着谢安的右手,长孙湘雨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闻言转过头来,咯咯笑道,“奴家……不对不对,本公子自然是厉害地紧,不过嘛,方才那三个灯谜,实在也谈不上有难度……”

谢安翻了翻白眼,一脸没好气地嘀咕道,“胡说,我就答不出来……”

“嘻嘻,”长孙湘雨笑了笑,继而歪着脑袋说道,“其实灯谜呀,又叫[瘦辞]、[隐语],当朝中当官,不懂这个可不行!——日后本公子慢慢教你!嘻嘻……”

谢安愣了愣,不解问道,“这跟做官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啦,”停下脚步,长孙湘雨正色解释道,“[瘦辞]、[隐语],始于前秦,最初就是先贤们为了规劝、觐谏帝王而思忖出来的,将一些不方便直说的话,或者是会引起龙颜不悦的话,藏在谜面中……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么?”

“粗知大概……”

“昔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院,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问其缘由,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在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三者皆务欲得起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乃罢其兵。——这就叫[瘦辞]、[隐语],需知伴君如伴虎,纵然是我祖父,有些时候也不好直言冒谏,你既入朝为官,自当掌握这些本事,此于你仕途有利!”

望着长孙湘雨那一副循循教导的表情,谢安又尴尬又好笑,但他不得不承认,她说的对,毕竟有些时候,话说得太直白,确实容易得罪人,而当对方是当今圣上时,甚至会惹来杀身之祸,因此,当官的人得会隐语,不动声色的谏言,这样一来,既顾全了天子的颜面,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甚至于,倘若侥幸逗乐了天子,或许还会封赏。

这个女人,真的很厉害……

谢安在心中由衷赞道,这时,他忽然发现长孙湘雨一脸诧异地望着他的身后,转过头去,谢安惊愕地发现,他身后不知何时跟着一个女孩。

这个女孩看起来六七岁大,衣着很普通,多半是冀京城内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只见她吮吸着自己的右手食指,目不转睛地盯着长孙湘雨手中的彩灯,眼中露出浓浓羡慕之色,模样很是可爱。

那个小女孩的心思,纵然是谢安也猜到了,长孙湘雨又如何猜不到。

“唔……”在谢安诧异的目光下,长孙湘雨犹豫地望着手中的彩灯,似乎想将手中的彩灯送给那个小女孩,却又很是不舍,在迟疑了足足半响后,忽然拉了拉谢安,说道,“我们走吧……”

走?

谢安原以为她会表示一下作为成年女性的大度,却没想到临末竟是这样,还没等他有所表示,他就被长孙湘雨强行拉着走了,而那个小女孩,就一直跟着他们。

足足走了有数十丈,谢安瞥了一眼身后,见那个小女孩还跟着,遂笑着揶揄道,“喂,她还跟着哦……”

“不管……”长孙湘雨咬了咬嘴唇说道。

望着她一脸孩子气的表情,谢安心中好笑,说道,“拜托,你可是大人了,她不过还是一个孩子,就不能展现一下你身为大人的器量,将手中的彩灯大大方方地送给她么?”

“说得轻巧!”长孙湘雨白了一眼谢安,赌气般说道,“我也挺喜欢这盏彩灯的,为何要让给她?——才不要!”

谢安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很清楚,如果是梁丘舞的话,二话不说就会将手中的彩灯让给那个孩子,不管她有喜欢这盏彩灯……

不过话说回来,长孙湘雨总归不是与梁丘舞,又如何能强迫她与梁丘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