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兄弟!(二)(第2/4页)

而对李寿这份怨恨之心起到缓解之力的,便是前太子李勇。

只可惜,这位对他颇为照顾、文武兼备的兄长,在第三次北伐外戎凯旋而归的时候,便因病死在途中。

具体的事,李寿记不清了,他只记得两件事,第一件事,由天子李暨出面,朝廷追谥前太子李勇为王,谥号[周怀王],葬入皇陵;第二件事,便是当时的二皇子李炜在众多大周李氏宗亲的支持下,晋升太子之位。

如果说最初李炜的那一番冷嘲热讽叫李寿清楚认识到了这世间的世态炎凉,第一次痛恨起自己的出身,迁恨旁人,那么前太子李勇的病故,便助长这份恨意,直到他遇到谢安。

其实有件事,李寿连谢安都没有告诉,因为在前太子李勇病故后的最初几年,由于现太子李炜愈发嚣张跋扈,李寿饱受其害,非但痛恨那些百般奚落他的人,甚至连整个大周都恨上了。

记得,他曾经对谢安说过,[似这等丑陋的国家,灭亡了才好!]虽说当时他是被谢安勾起了曾经所受到过的羞辱回忆,心情激动,但是,这话绝不只是一时的失言。

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是李寿有这个能力颠覆这个国家,别怀疑,他会这么做的。

好在他结识了谢安,整日里与谢安嬉戏玩闹,时而出城打猎,时而被谢安骗去城中青楼,心中那份对大周的仇恨,倒也渐渐地淡了。

直到如今,李寿心中既然记恨着的,也只有其生父李暨,以及太子李炜这两人罢了。

说来不可思议,尽管太子李炜此前对他诸般奚落、侮辱,甚至还错手杀了从小将李寿抚养长大的福伯,但是李寿对他的恨意,却竟然只排在第二位……

同样是你的儿子,为何差距却是这么大,有如天壤之别?

或许,这才是李寿最恨其父当朝天子李暨的真正原因吧。

“他……会死么?”目视着皇宫方向,李寿惆怅问道。

长孙湘雨闻言一愣,略带几分意外地打量了一眼李寿,摇着手中的折扇,轻笑说道,“终究是血浓于水么?——仁慈,在奴家眼中,可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哟,何况还是在眼下这等时候……”

似乎是听出了长孙湘雨话中的深意,李寿眼中露出几分薄怒,色厉内荏地说道,“并非是妇人之仁,只是……小王只是遗憾不曾亲手杀他罢了!”

望着李寿那故意装出来的狠色,长孙湘雨只感觉心中好笑,摇摇头,咯咯笑道,“那奴家只能对殿下这份心意报以遗憾了!——我夫谢安一心要将你推上皇位,眼下奴家代为设计,说什么也不能叫殿下背负弑君、弑父的不赦罪名呢!”

李寿不傻,哪里会听不出长孙湘雨话中那几分揶揄口吻,闻言面色微红,想了想,如实说道,“叫长孙小姐见笑了……或许总归是血浓于水吧,小王虽深恨父皇,可如今听闻他……唉!——总归有些于心不忍,再者……”

“再者?”

回头望了一眼皇宫方向,李寿喃喃说道,“再者,小王还有些深藏心中多年的话想问他……”

“比皇位还要重要么?”瞥了一眼李寿,长孙湘雨淡淡说道,“按照奴家的设计,倘若一切顺利,五皇子李承图谋造反,自然是必死无疑,而太子李炜助弟为虐,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倘若能假借太子李炜之手,除掉龙庭上那位……有长孙家、梁丘家,以及我夫谢安诸多势力所支持,皇位,非寿殿下莫属!——还是说,即便如此,殿下也希望龙庭上那位安然无恙?”

目视着皇宫许久,李寿喃喃说道,“啊,如果可以的话,小王还有些深藏心中多年的话想问他……”说到这里,他转头望向长孙湘雨,犹豫问道,“请长孙小姐实言相告,他……此番能否脱险?”

“……”长孙湘雨闻言瞥了一眼李寿,摇着手中的折扇,默然不语,直到李寿再次询问,她这才咯咯一笑,淡然说道,“行了行了,放心吧,陛下总归是稳坐皇位三十余年,岂是这般轻易便会遭遇不测的?——奴家不过是试试能否借助太子李炜之后,替寿殿下扫除最后一道障碍罢了……”

“长孙小姐对此并无把握?”李寿疑惑地望着长孙湘雨。

长孙湘雨闻言眼中露出几分不悦,不轻不重地斥道,“小女子亦非鬼神,岂能事事所料不差?——无非是尽人事,看天意罢了!”

听闻此言,李寿旁边的幕僚王旦露出一副古怪之色,长孙湘雨的话自是毫无问题,只不过将这句话摆在算计当朝皇帝上,实难免有些不合常理。

而李寿显然不会想地那么多,见长孙湘雨这么说,精神一振,仿佛释然般说道,“长孙小姐的意思是,此番那人或许并非会被太子李炜所害?”

“唔,”敷衍似地哼了一声,长孙湘雨瞥了一眼皇宫方向,淡淡说道,“小女子倒是想替寿殿下扫除那最后一道障碍,不过嘛,有一人多半不会坐视此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