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入驻金陵(第3/4页)

苟贡微微一笑,点头拱手说道,“卑职明白!”

听闻此言,秦可儿暗自松了口气,说实话,她还真有些担心谢安怀恨在心,待八万大梁军抵达广陵后叫那些人满城搜查万立等人的行踪,平心而论,秦可儿原本就不满万立等人的行径,若是万立死了,秦可儿非但不会有丝毫的悲哀,说不定还摆手称快,可问题是,万一那万立制证她也是广陵刺客的一员,秦可儿的处境无疑会变得极其尴尬窘迫。

好在这会儿谢安惦记着李贤交付的任务,将尽快将八万大梁军调到长江以南,逼太平军不得不仓促起兵,也就没有工夫去理会以万立为首的广陵刺客了,尽管他恨不得将那些人统统杀地干净。

对于针对他报以敌意的人,谢安向来不会客气,更何况对方还要谋害他性命,谢安岂能轻饶他们?势必要斩草除根!

不管怎么说,谢安还是很在意自己这条小命的。

两日后,出乎谢安与苟贡的意料,丁邱带着两万大梁军先锋率先赶到了广陵,据他所说,剩下的六万军队差不多还有一日半的路程,尽管这已经超出了谢安所说的六日期限,但是能在短短八日之内抵达扬州报讯、随后又带着两万大梁军先行从扬州来到广陵,不得不说,无论是丁邱还是那些大梁军,显然已是竭尽全力了。

正因为如此,尽管误了期限,可谢安亦未责罚他们,反而传令全军,替此行所有人都记了一功,毕竟据丁邱所言,他们这一行此番是没日没夜赶路,日夜兼程才赶到广陵,极其辛苦。

说实话,尽管那八万大梁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谢安与李寿在平定西境时收复的降军,本来对谢安就报以感激之情,毕竟正是谢安免去了他们叛国的重罪,因此在听闻谢安召唤后,这帮人急行军赶到广陵,早已精疲力尽,甚至于,难免其中有些士卒还会发牢骚,可当谢安嘉奖三军的命令下达之后,全军的士气顿时为之沸腾,毕竟谢安向他们保证,此番战事后,军中上下任何一名士卒,都会原有的军饷、犒赏、抚恤基础上增加一百两,甚至还要多。

一百两,对于军中的士卒而言,那可是一笔意外的巨款,毕竟冀州兵的军饷每月也只有三十五两左右,而大梁军因为大梁当地物价的关系军饷更低,只有二十两上下,换而言之,谢安所加的犒赏银子,足足抵得上他们半月的军饷。

只不过是从扬州急行军感到广陵,就获取了一笔足足半年的军饷,八万大梁军上下哪里还会有半分抱怨。

大周景治四年六月三日,拉下的六万大梁军亦抵达了广陵,而谢安想要铲除的广陵刺客至今没有丝毫消息,见此,谢安也懒得再跟广陵刺客虚耗,率领多达八万的大梁军横渡长江。

整整八万大军横渡长江,不用猜都知道太平军势必会察觉情况不对。

也是,倘若太平军连这种事都无法察觉,他们还有什么资本与大周朝廷对立,还说什么推翻周国、复辟南唐,趁早解散回老家种地得了。

不得不说,饶是率领着八万大梁军,说实话谢安心中亦有些惴惴不安,毕竟长江以南那可是太平军活动极其频繁的地段,眼瞅着用异样目光望着大军的江南百姓,谢安怎么看这些人都像是太平军,毕竟那些人的眼神实在是太诡异了。

不过谢安也清楚,在长江以南地段,并非只有太平军那般看待他们,当年大周前皇帝李暨在这里的大肆屠杀,使得大部分的江南百姓都对大周军队报以深深的敌意,使得谢安莫名有种草木皆兵的感觉。

金陵城,便是谢安渡江后打算叫大军入驻的第一个选择。

一来金陵是金陵众的地盘,金陵众在这里就跟广陵刺客在广陵一样,地下势力极其强大,尽管[鬼姬]金铃儿嫁到冀京谢安府上,三年余未在金陵露面,但是金陵众为此的威信,依然是如日中天,如此也不难猜测,金铃儿这位江南金陵地段的黑道大姐,当年那是何等的凶名赫赫。

二来,金陵乃是谢安从广陵附近渡江后所遇到的第一个郡级城池,尽管这里曾经屡次蒙受战火,但也因为如此,金陵的城墙堪称堡垒般严实,若是谢安不取这里,不分兵屯扎在城内,他实在不敢贸贸然深入江南腹内,毕竟他若是不彻底掌握金陵,一旦待他率军离开后,太平军骤然发难,攻下了金陵,那谢安这八万大梁军可是彻底被包在名为江南的口袋中了,到时候太平军断了谢安广陵至金陵的粮道,恐怕不用开打,谢安手底下八万大梁军就得饿死大半。

正因为这两点,谢安将金陵视为了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城池,可说实话,他一点也不想到这城里去,别看出身金陵的金铃儿对他千依百顺、情意浓浓,别看金陵众对他马首是瞻、唯命是从,可金陵总归是当年大周军队屠杀过的城池,不用猜测谢安便能够想象到,待他率领八万大梁军入城时,会遭到城内多少百姓的唾骂与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