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江陵攻略(三)(第3/5页)

“公主殿下,现在怎么办?”

“……”在屋内众太平军将领紧张的注视下,刘晴目不转睛地望着行军图,良久之后,吐气说道,“去请楚王李彦过来,记住,待会莫要开口!一切由我来说!”

“是!”众将心中一凛,连连点头。

不多时,楚王李彦便带着两名侍卫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刘晴所在的厢房。

“刘姬殿下,听说有紧要军情要与本王商议?”

“唔,楚王殿下请坐!”抬手请楚王李彦在桌旁坐下,刘晴酝酿了一番,用沉重的语气说道,“楚王殿下,可曾听说长孙湘雨这个名字?”

“长孙湘雨?冀京刑部本署尚书令谢安的二房?”李彦闻言一愣,皱眉说道,“此女早前在冀京时便是恶迹斑斑,自从其夫谢安助李寿称帝后,更是肆无忌惮……刘姬殿下为何忽然提起此女?”

“此女,眼下正在对过周军之中!”

李彦面色猛变,沉声说道,“到底怎么回事?”

见此,刘晴便将她从那两名斥候口中所知的一切与她个人的判断告诉了李彦,只惊地李彦脸上血色退尽。

“水淹江陵……水掩江陵……倘若当真如此,倒确实是那个女人的作风!——那个女人素来是为达目的不折手段,早些年冀北战役,曾用高阳八万军民换取胜利……该死的!——不是说我等只要避战不出、坐等周军自溃就好了么?”说话时,李彦望向刘晴的目光中充满了不悦。

杨峪闻言站了出来,正色说道,“楚王殿下,您将此事罪过推到我军头上,这恐怕有些不妥吧?——事实上,正是楚王殿下的自负,叫我等错失了那般紧要的情报,不是么?”

“你说什么?”李彦闻言眼中闪过阵阵怒意,拍案而起,愠声喝道,“杨将军,你的意思是,一切皆是本王的错咯?”

杨峪眼中亦露出几分怒意,正要说话,却见刘晴抬手拦住了二人,微笑说道,“楚王殿下,事已至此,与其计较谁对谁错,徒生矛盾、使得两军不合,不如抛弃成见,好好商议一番,楚王殿下意下如何?”

“哼!”恨恨瞪了一眼杨峪,李彦深吸一口气,平复心中怒火,缓缓坐了下来,目视刘晴说道,“既然刘姬殿下由此一说,想必是有了对策?”

比起之前,他话中对刘晴的尊敬意味衰减了许多。

“自然!”刘晴微笑说道,仿佛根本就没有察觉到李彦语气的改变。

“真……当真?”

“殿下稍安勿躁,且听小女子细细剖析那长孙湘雨今后几日用兵之大概!”朝着李彦微微一笑,刘晴手指行军图,正色说道,“眼下周军……即李贤与谢安的合军,总共分为四部,川谷的费国军三万人,葫芦谷的李贤本队两万人,溪谷的马聃军一万人,这三支姑且称为北线军队,共计是六万人。北线军队是绝对不敢轻举妄动的,他们若一动,山谷对面的秦王殿下与诸路藩王便会趁机攻打……换句话说,我军要面对的,实际上只有谢安……哦,实际上只有长孙湘雨所率的六万大梁军与两万冀州兵,共计八万兵马,兵力与我军不相上下!”

“言之有理!”听刘晴这么一分析,李彦心安了许多。

见此,刘晴继续说道,“长孙湘雨虽打算用水攻,可是时日紧迫,容不得她造何等优良的船只,总归只是十余日光景,粗制滥造数百艘大船,这已是勉为其难的浩大工程,依小女子看来,她所打算制造的兵船,其实根本称不上兵船,充其量也就只是能够在大水上漂浮的木舟罢了!”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么?”李彦疑惑问道。

“自然有莫大区别!——倘若是荆州督造的优良战船,哪怕是水势颇急的江流之中亦能稳定航向,但是,这等船只一艘便要数月光景,从时间上算,长孙湘雨根本来不及……依小女子看来,她多半是觉得反正也就用一回,只要载人不沉,漂浮于水上,这便足以!——正因为如此,我等便有了反击的机会!”

李彦面色一正,恭敬说道,“刘姬殿下请细言之!”

刘晴点了点头,手指行军图,沉声说道,“前些日子,小女子劝楚王殿下将军队收归城内,虽说此举看似是暗合了那长孙湘雨心意,但是对我军而言,未尝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这……恕本王才疏学浅,且不知有何利?——这不是对长孙湘雨那个女人有利么?只要趁着放长江之水的机会,派船只围住我江陵城,你我哪怕空有九万兵卒,也未见得能有胜算……”

“话虽如此……可倘若楚王殿下的军队并非在城内呢?”

“唔?”李彦愣了愣,眼中露出几分疑虑。

“殿下方才也说了,长孙湘雨知道我军与殿下的江陵兵皆在城中,是故,她只要直接将兵船开往江陵便好,反过来时,若是眼下殿下悄然带着麾下江陵出城到山岭潜伏,战局又会有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