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军师更替(二)(第3/4页)

“这倒是个好主意!”刘晴闻言轻笑一声,继而讥讽说道,“不过,你觉得李慎真有那么傻么?——倘若他屯兵在此,背后是葫芦谷,你周军三面夹攻,他连逃都逃不掉!倘若他当真这般无谋,你等还要我刘晴担任军师做什么?”

“好好说话!”见刘晴眼中的轻蔑之色越发过分,谢安微怒喝道。

他越来越感觉到,刘晴像极了当初助他与李寿西征平叛的长孙湘雨,总是动不动就打击他谢安与李寿,相当的不可一世。

同时他也意识到,长孙湘雨的脾气这些年来确实改好了许多,至少不再像当初那样锋芒毕露,变得乖巧了许多,更加有女人味,而至于眼前的刘晴嘛,就仿佛是接了四年前的长孙湘雨班似的,继续给他添堵。

好不容易这才教好了一个吧,又来一个,真是受不了!

谢安暗暗摇了摇头。

而被谢安喝了一句,刘晴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眼下的身份,愤愤地咬了咬嘴唇,忍着怨气继续说道,“前些日子,在你周军与楚王李彦以及我太……以及太平军交兵时,秦王李慎或许还想着从葫芦谷偷袭你周军,但眼下,楚王李彦已死,此地的太平军亦被……剿灭,秦王李慎恐怕是已不敢再轻易从葫芦谷进兵,免得进兵容易退兵难,被你周军拖死在这边……”看得出来,刘晴说这番话时真的很艰难,尤其是当提到太平军时,她眼中的复杂神色,就连谢安亦不由暗暗叹息。

“那怎么办?——发战书给李慎,告诉他,若是要与我军交兵,就大军后撤三十里?”因为注意到了刘晴复杂的心情,谢安故意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他可不认为李慎会乖乖地后撤。

要知道,随着冬季的来临,营寨的作用能愈发体现出来,倘若李慎真傻到为了与周军交兵而丢弃眼下的大营不顾,那谢安只要拖着叛王军,不叫李慎有空闲再造另一座营寨就好了,保管李慎麾下十余万大军活活冻死在腊冬的寒风中。

“李慎自然不敢弃营后撤三十里!”刘晴摇了摇头,认真说道,“这也正是我眼下正在考虑的,周军进退两难,叛王军何尝不是进退两难?——按照常理,这会儿应该是双方暂停军事,颇有默契地互不交兵,等待来年春季到来。冰雪消融,天气转暖,到时候,李慎便能毫无顾虑地后撤大军,给你周军一块足够的空地,以便厮杀交战!”

“来年开春?这可不行……”谢安皱眉摇了摇头。

毕竟在他看来,等来年开春那黄花菜都凉了,就算他那时能在一月之内诛灭秦王李慎的叛军,那也差不多是二月份了,再等他率军回援江东,几乎已是四月中旬,照刘晴所言,那时李贤应该与伍衡打了近四个月了,就算有四万兵力恐怕都消耗地差不多了,到时候他谢安再带兵赶到,还有什么用?

一方是养精蓄锐的太平军,又有江东各处城池、关卡为助,而另外一方是千里奔走、精疲力尽的周军,本来能配合两面夹击的李贤军也差不多消耗完了兵力,这还打什么?

“年底前势必要诛灭秦王李慎,然后在明年二月份之前赶到江东,这样李贤前往江东拖延伍衡的事还算有点意义!”谢安搓着手沉声说道,既是提醒刘晴,同样也是提醒他自己。

“……”深深望了一眼谢安,刘晴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低声说道,“那就得出奇兵了!——出奇致胜!”说着,她的手指点向行军图上某位位置。

“这是……”谢安眼神一凝,惊讶说道,“花彭岭?”

“不错,花彭岭!——从这里,袭秦王李慎的本营!”

“走花彭岭袭秦王李慎的本营?”谢安愕然地看着刘晴,古怪说道,“这中间可是隔着十几路藩王的叛军,六七万呢……”

“你指的是从溪谷走花彭岭山道,绕过当阳县,从李慎的后方袭击他吧?”刘晴淡淡地望着谢安。

“对啊,难道不是么?”

“不,走捷径!”刘晴的手指在行军图上一划,压低声音说道,“叫马聃走这条路线,这样只会碰到两路藩王军,棘阳王李育、比阳王李赣……”

瞧着刘晴所划的路线,谢安倒抽一口冷气,惊声说道,“那里可是峭壁……”

“奇者,无外乎出其不意、攻敌不备!”

谢安闻言皱了皱眉,沉声说道,“可问题是,那里光秃秃的,就算我军将士能从那里攀爬下去,叛王军一眼就能看到,这就谈不上是奇兵了!”

“攀爬地快些不就完了?在叛王军反应过来之前!”刘晴淡淡说道。

谢安气乐了,嘲讽说道,“二十丈的峭壁,你倒是说说,怎么攀爬地快些?四百息一个人,同时十人攀爬,这够快了吧?——但是四百息,足够叛王军及时召集一支步兵,叫我军的奇兵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