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新大清帝国(第3/3页)

杨丰说道。

“陛下,圣朝还准丝绸贸易吗?”

一个士绅战战兢兢地说。

“国内自由销售,出口完全归国营丝绸公司,倒是茶叶可以自由销售,但是国营同样也有茶叶出口公司,瓷器可以自由销售,这个没有国营的,盐业完全国营,钢铁业完全国营,棉纺业完全私营,这些你们自己去广州的计委咨询就行。”

杨丰说道。

丝绸出口是暴利,当然要控制在自己手中,茶叶主要是担心有人跑到殖民地去种植,这时候英国人已经在锡兰种植了,他要是完全垄断肯定有那些奸商跑去找英国人勾搭。瓷器是没必要,中国瓷器技术是一七一二年被传教士殷弘绪窃取,这个家伙同样还窃取了牛痘技术,这时候欧洲同样大量烧制瓷器,当然,以精美而论还是中国瓷器受追捧。但随随便便拿个瓷碗就能让欧洲人尖叫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这时候的中国瓷器更多要靠艺术价值,很显然这个行业垄断是没有出路的,盐业必须垄断,钢铁业之所以垄断是怕炼钢炉外传,毕竟贝塞麦是十年后搞出转炉的。

这边多保密一天也好啊!

至于以后肯定也还是要放开的。

为了避免技术流传,干脆先禁止国内炼钢,反正他目前的钢铁产能足够,不需要借助民间力量。

棉纺业完全放开。

这个不适合垄断,相反还要鼓励私营以扩大产能,这个时代还有很多老百姓穿不起衣服的,必须借助自由经济的力量全力扩大棉纺业,以此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问题。至于棉花的缺口可以用鼓励到边疆开荒的形式来扩大产量,分地只适合于内地,要是到东北,到西北,甚至到殖民地还分地就扯淡了,这些地方需要的是鼓励种植园,以边疆和殖民地种植园来支撑内地以均田为基础的工业化,至于工人问题,一个工农业剪刀差就轻松解决了。

说到底纯计划经济肯定不行,这条路已经被很多人走过了,但纯自由经济也不行,这条路同样也被一次次经济危机证实了。

既然这样就一半一半吧!

但即便是这样,他面前也依旧是一片哭声。

“哭什么哭?你们离了那几亩地就活不下去了吗?都赶下去,传令舰队起航,朕要去南京祭孝陵!”

杨丰喝道。

两旁锦衣卫上前,拖着这些痛哭他们时代落幕的士绅们,然后直接拖到码头上,就在同时一艘艘战舰的汽笛鸣响,缓缓驶离定海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