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秦淮河的血(第3/3页)

这时候三峡对于道光来说,已经达到了崤函道同等重要,包括荆州八旗和成都将军所部,再加上四川士绅组织的团练,都集中在三峡一线。

四川是唯一能给道光提供粮食的。

而这时候不论曾国藩还是河南直隶一带的士绅,也都已经不再向朝廷缴纳钱粮,他们要靠这些钱粮组织军队抵御大明,这些地方除了还顶着大清招牌之外基本上形同自治,那些道光任命的官员,也基本上就是个协调作用,真正说了算的是那些地方上的乡宦名流们,官府有什么事情都得请他们开会做决定。

道光真正说了算的,也就是只剩下关中,山西,四川,包括云南他说了也不算,但这些地方绝大多数都是粮食不能自给,四川是唯一能提供粮食的。

虽然运输艰难了点。

但依靠嘉陵江航运和栈道,四川的粮食也勉强能供他支撑一下。

这也是道光必须全力以赴解决西北的主要原因,一来清理这些捣乱的可以稳定后方,二来四川也直面明军,真要是杨丰想抢,他百分百挡不住,如果四川不保关中也没多大戏了,他就得继续跑路,而最好的选择就是甘肃甚至一直跑到迪化,但在这之前他必须先把那些不欢迎他的清理干净。

而这是杨丰最喜欢的。

道光负责清理一遍,基本上战斗力最强的也就清理差不多了。

然后等他过去再清理一遍。

对付这些人就得跟当年的西班牙学习,干脆把宗教裁判所建立起来,一遍遍反复不停地洗,直到洗得干干净净一点渣子都不留下,这样只要保证后世别犯傻,基本上也就不用担心这些家伙的问题了。所以在道光做这项工作的时候,他要尽量不去干扰,他不在乎清军因此而磨练成精锐,再磨练也扛不住他的大军,别说还有他,这时候就算他走人,依靠信仰凝聚起来,依靠这个时代最先进工业体系,还有在东方堪称霸权的海军,大明也照样会完成后续工作。

实力的碾压性差距已经真正形成。

一个纯粹农牧业的大清国是没法与一个正在如朝阳升起,大步迈入工业化时代的大明相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