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来,你们瓜分世界吧!(第2/3页)

“仙师,为何不向西域呢?听鞑虏说当年他们灭西域各国时候,曾经一直向西打到极西之地,其地皆为白种人,信奉景教神但又与景教不同,所居类似中原之沃野,其兵穿多重锁甲乘大马,虽实力不弱,但依旧被拔都所击败,只是铁木真死亡,拔都才不得不停下以所占之地为钦察汗国,但据说再继续向东繁盛不输中原。”

李思齐小心翼翼地说。

“欧罗巴,的确如你所说,人口数千万但分无数小国,征服不难,估计后勤充足有五万火枪兵即可征服。”

杨丰说道。

陈友谅眼前一亮。

“但是,这片土地瘟疫横行,之前十年间死了两千万,大概接近全部人口的一半,最惨的一座城市离钦察汗国并不远,全城死得总共还剩不足十个人,那么你们还想去吗?”

杨丰笑眯眯地说。

所有人毫不犹豫地摇头。

“仙师,那大食之地呢?”

李思齐不死心地问。

很显然他知道的比较多一些。

“可以,自河中向南,波斯高原到新月沃地再到尼罗河三角洲,这一带为单独一份,但必须得说明一点,首先西察哈台有一枭雄,实力强悍不输王保保,第二,这里的人都信奉大食教,会对你们进行顽强抵抗,所以征服的难度较高,第三这里气候干旱,面积虽然广袤但多数都是沙漠,但有一样好东西,这东西在手未来将前途光明,而且过些年欧洲的瘟疫结束,可以从那里向西征服欧洲。”

杨丰说道。

“仙师,这么远后勤如何补给?”

陈友谅说道。

“很简单,海运,多造船,造大型海船运输至巴士拉,在巴士拉登陆先征服这一带最富饶的两河平原,这里的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数千里都是人烟稠密之所,占领这里然后繁衍生息一步步向外蚕食,估计最多两三代人就能够实现我所说的,不过想去这里必须教化其民,对于不肯接受教化的必须斩草除根。”

杨丰说道。

“此乃弟子之责!”

陈友谅一脸庄严地说。

看来他是惦记这里了,说到底澳大利亚之类太虚无缥缈,而且没有人口,但大食是什么情况他们还是知道的,那里至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可以以其为踏板向西征服,至于征服的难度那个不值一提,先去站稳脚跟,然后一代代努力,就像仙师所说,两代人不够三代人,一百年时间足够,他们是去为子孙后代立万世之基的,根本不在乎花多少时间。

“你确定去那里?”

杨丰问道。

“弟子确定!”

陈友谅说道。

“那好吧,元璋,你负责给他们造船及后续补给。”

杨丰对朱元璋说道。

“弟子遵旨,陈王兄为昊天上帝宣教化于异域,弟子必定全力配合,陈王兄及随行将士在大明之财产一概保留,亲属暂留大明,想何时接去就何时,所需船只由大明海军负责,大明海军将护送其到达大食,元璋有一女刚八岁,愿嫁与陈王兄长孙,从此陈朱两家世代相好,以后人手不够尽管回大明招募。”

朱元璋激动地说。

终于打发出去一个,这些人如果留在大明他是真寝食难安啊!

陈友谅淡然一笑举杯示之。

然后两人相对一饮而尽,就这样朱元璋八岁的临安公主,和陈善儿七岁的儿子成了夫妻。

“还有美洲。”

杨丰拍着地球仪对众人说道。

“仙,仙师,有没有近一些的?”

张士诚弱弱地说。

很显然他对美洲也没兴趣,不得不说这些人就是缺乏开拓精神,当然那里也的确太远,光中间那片广袤的蓝色就足够令人望而生畏,澳大利亚都没那么远呢!

“近的,近的也就天竺了!”

杨丰说道。

“天竺不行吗?”

张士诚问道。

“你喜欢去天竺?”

杨丰意外地说。

“回仙师,弟子其实就想有个安稳的养老之处,弟子知道天竺人口众多难以全部征服,但弟子所求也只是一小块富饶安静的平原,能让弟子及部下平安度过余生,至于征服不征服的那是儿孙们的事情,我已经年近五十不想太多了。”

张士诚说道。

“这个容易,那你就去孟加拉,那里刚刚从德里苏丹国独立出来,地形几乎与苏杭一带无异,就是气候更热一些,完全就是一片水乡,种稻子无比适宜,唯一的缺陷就是人太多,而且同样信奉大食教需教化。但也有部分天竺教徒,后者极易统治,他们不会拒绝任何征服者,他们视人间的苦难为来世幸福的阶梯,然后他们就心满意足地忍受任何苦难,就是懒一些,毕竟他们的物产太丰饶。另外我还可以教你一种可以有效控制其人口,但又不会造成他们太大反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