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缉事厂,舞弊(第3/4页)

徐杰闻言出门,一架牛车拉着烫金的大牌匾,左右不少小厮正在小心翼翼把牌匾往下卸。

牌匾之上,大字五个“城东缉事厂”,小字四个“欧阳正书”。

徐杰看得这块匾,欣喜非常,左右大喊:“快,把牌匾挂起来!”

门口一队铁甲,十来个,本是个个站得笔直,显然是方兴有吩咐,站得雄赳赳气昂昂。此时都上前帮忙,梯子也搬来了,便把这牌匾往门头上挂。

一个小厮上前,呈上来书信一封,开口说道:“徐指挥使,家中主人书信一封,请指挥使亲启。”

书信显然是欧阳正写的,内容就是叫徐杰晚间到家中一会。

徐杰本欲今晚回家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搬家之事。晚间要去见欧阳正,这搬家之事也就只能拖一拖。

只是徐杰家中也有一人正在发愁,便是夏锐,夏锐也知道徐杰要搬住处,搬到一个什么新衙门里去,不免有些发愁。

徐杰住衙门里去了,夏锐却不知住哪里去,最近这城中发生了两次刺杀皇子的事情,夏锐早已成了惊弓之鸟,不与徐杰住一起,夏锐哪里能有安全感?但是夏锐也知道自己一个皇子,住在衙门里,实在有些不合体统,也是从古至今没有过的事情。

如此,夏锐心中担忧非常,看着屋前屋后之人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夏锐唯有等在门口,等着徐杰回来商量一二,却是徐杰并未回来。

欧阳府里,欧阳正的宴席,有欧阳文峰,却还有欧阳文沁。

欧阳正似乎对于欧阳文沁出来吃饭并不那么生气了,兴许也是习惯成自然,兴许也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徐杰倒是没有多想,只觉得看着这姐弟二人,心情便更好了许多。

欧阳正却闲聊起来,问道:“你家二叔什么时候会到京城里来?”

徐杰也是随意答道:“八叔过不得多久会到,二叔腿脚不便,想来多在江南。”

欧阳正闻言点点头,却道:“什么时候叫你二叔来一趟京城,老夫要见见他。”

徐杰此时方才多想了些,看了看欧阳文沁,点点头:“缉事厂初开,若是人手不够,当请二叔往京城来一趟。”

欧阳正不再多言,说起了正事:“今夜寻你来,是有一事要与你说,北地有人来京城举报科举舞弊之事,举报之人到了刑部,也到了御史台,皆有上书详禀举报。”

徐杰听得欧阳正说正事,想了想,问道:“举报之人呢?”

欧阳正低沉一语:“死了!”

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徐杰也并不如何惊讶,只问:“哪里人?举报的是哪里事?陛下可曾知晓?”

欧阳正慢慢答道:“大同府之人,举报的也是大同府之事,却也不止是大同府之事,连带太原府,宣府等地,都有详说。此事陛下还不知,不过明日陛下便知晓了。为师之意,便是让你缉事厂把这件事情承下来,办了这番差事。”

徐杰听明白了,欧阳正的意思就是徐杰把调查北地科举舞弊的事情给接下来,因为如御史台与刑部这般的衙门,还真接不下此事,或者说办不好这个差。

徐杰已然猜想了一些,开口又问:“老师,此事可是与边镇有关?”

欧阳正点点头,起身到一旁桌案之上拿来一叠书信递给徐杰,徐杰放下筷子,快速浏览了一遍书信,还真有些吃惊:“未想这边镇军将,竟然能插手地方科举之事,手段实在骇人,唐之军镇,也不过如此了。”

徐杰的吃惊,就来自于这些边镇的军将竟然能插手科举之事,按说科举是科举,是地方衙门的事情,不是军队的事情。但是这些军镇将领却能插手,这不得不说军将在边镇有只手遮天的势力,也有只手遮天的想法。

舞弊之事,自然是赚钱之事。更是发展势力的办法,这些军将,心思甚大,所谋实在不小。

也可见边镇地方官员,做起事情来,也是束手束脚。

北地读书人,向来不如南方。南方的文风,实在不是北方能比,就江宁府一地,就出了天下一半的状元,这就是差别。

百十年前,还出过一个事情,东华门外放榜,一百多号进士榜单,全部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导致舆论哗然,天下震动,为了平复此事,当时的主考众多官员,许多人因此获罪。后来为了避免这般的事情,朝廷出台了新的科举规则,分南北两榜来考,南北各取进士,如此平息北方士子的怒火。

此法沿用了几十年,效果也是极好的,北方的文风也慢慢有了不错的发展,北方的士子水平也越来越高,如此才慢慢取消了分榜之事。

但是整体而言,北地文风还是远远不如南方。就那今年来说,北方中考的进士,也不足南方一半的人数,只比三分之一多一点,一甲三人,更是都来自南方。